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法》修订力争年内完成
对恶意侵权实行惩罚性赔偿措施
新华社北京
“十二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数据显示,全国共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8.7万件,商标权、商业秘密和其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侵权假冒案件32.2万件,侵权盗版案件3.5万件。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创富。然而专家指出,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仍存在取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的问题,保护“兜底”不到位影响了创新主体积极性。
从制度层面发力,如何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的“铜墙铁壁”?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我国正在推动《专利法》第4次修订,将纳入对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措施,且赔偿金额将大大提高。目前,《专利法》修订已列入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力争在年内完成。
管理关口前移为知识产权保护把好“源头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说,为遏制商标恶意抢注、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相关部门推动审查关口前移,规范商标审查审理标准,注重商标争议评审,下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