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做强载体
——贯彻落实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本报评论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在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营造良好态势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强载体,就要坚持放大载体优势,提高载体平台的集聚性、支撑性和先导性,增强集聚带动效应,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集聚区已逐渐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产业升级的主战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创新驱动的动力源、转移就业的容纳器;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正在加快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成为我市服务业重要发展平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对于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常态带来新挑战,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做强载体的关键是要抓好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
要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阵地、营造良好态势的重要平台,坚持优化功能布局,提升集群竞争优势,培育特色、集群集聚,促进服务功能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进一步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由要素高强度投入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由粗放消耗型向绿色集约型转变,由主要靠优惠政策招商向依靠优质综合服务招商转变,努力把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
要抓好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把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工作重心放在促集聚、育特色、提服务、强融合上,突出商务中心区生产性服务功能和特色商业区生活性服务功能,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为引领,强化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提升、产城融合互动,努力打造服务业发展的高地,提升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在发展中坚持促集聚、育特色、提服务、强融合,推动服务业企业集中布局、服务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集约利用、促进大容量就业,着力突出商务中心区生产性服务功能和特色商业区生活性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集聚带动效应,提升支撑承载能力和服务经济转型功能,带动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
提升载体功能,积蓄发展后劲。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以更严格的标准、更有效的手段,将各项工作深入细致地抓紧抓好,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着力做强载体,着力做大产业,着力做实项目,着力做好招商,着力做优环境,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