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优化流程
市行政服务中心切实提高审批服务效能
本报讯 (记者 吕廷新)2016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66791项,累计收费2.46亿元;共完成各类交易事项615项,交易总金额126.22亿元,节约资金5.84亿元,增收1.26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按照国务院、省、市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在市政府公布保留110项审批事项的基础上,该中心及时调整进驻审批项目,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安排移交。目前,进驻该中心审批事项由87项减少到74项,其他行政职权及服务事项36项。所有进驻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该中心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管理。
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一是简化审批环节。重新规范审批前置要件,减少前置服务项目。如将人防工程的前置要件质量监督手续改为后置监督手续,减少相关建设手续申报材料23项等。二是缩减审批承诺时限。该中心对进驻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进行了再次压缩,确保80%的审批事项平均提速40%。如涉及项目落地审批中,市国土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市规划局用地规划和工程规划审批均由30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市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批由3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等。三是推进“五证合一”制度。根据省、市“五证合一、一照
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审批行为。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该中心配合市编办积极构建行政审批标准化服务体系,不断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制度化。一是权力要件标准化。严格遵守权责清单规定的权力边界和行为准则,明确进驻权力事项的名称、编码、性质,对其设定依据、适用申请主体、法定实施主体、办理环节、承诺时限、服务电话、投诉机构等进行规范,形成了通用基础标准体系。二是审批流程标准化。在法定程序的基础上,对审批流程进行了整合优化。对受理、承办、审查、决定、办结5个环节涉及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工作内容、办理时限等要素,按时间顺序和工作逻辑关系形成直观的流程图,依照规定时限办结。三是服务方式标准化。完善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优质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积极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委托代办服务等,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坚持做好咨询服务工作,重新改建了咨询服务台,配备了专门的导办人员,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咨询导办服务。
完善模拟审批机制,服务重点项目。一是完善了模拟审批工作程序。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了模拟审批操作手册、工业(公益)项目模拟审批流程图,对市政府批示的重点项目,及时组织国土、规划等窗口召开模拟审批联审会议,针对项目的审批环节、时间节点进行一次性告知,深入交流对接,细化工作要求。二是建立模拟项目跟踪推进机制。该中心与项目所在地、模拟审批成员单位积极做好对接,对项目所在地代办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全程跟踪。对模拟审批项目建立审批日志,实行一卷一档,做到有据可查。2016年,该中心对市政府批示的小清河片区南安置区、练江河休闲商住区等5个重点项目实施了模拟审批。三是完善“一站式”代办服务平台。2016年,为华宇工业园、驻马店国际公路物流港、顺达化工等10个项目提供了全程代办服务,使项目单位在最短时限内领取规划工程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拓展网上办理业务,方便群众办事。市政府领导对网上审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专题汇报并进行部署。2016年6月,组织召开了全市网上审批推进会。在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的强力推动下,全市保留的110项许可事项已经全部实现网上审批,没有进驻的相关单位也实现了与该中心网上审批大厅互联互通的模式,群众可通过外网进行网上查询、网上下载图表、网上申报。进驻该中心窗口网上办理事项2692项,工商、药监等5部门通过专网办理6929项。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一是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对进驻该中心的审批事项实行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政策依据“五公开”,统一工作标准和程序,规范审批行为。二是印制规范的《服务指南》和《标准化服务手册》,在各服务窗口显要位置和该中心网站专栏上公布,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简政放权,我来@国务院”及“您身边的省政府”互动推广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架、张贴宣传海报和利用液晶显示屏、政务公开触摸屏播放宣传视频及微信、微博转发等方式,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主动参与进来,为简政放权建言献策。四是加强市政府门户网站、该中心网站信息公开工作。经常性、积极主动地对该中心门户网站进行信息维护充实更新,及时向市政府门户网站提供工作动态信息和业务方面的信息保障,受到了市政府办公室的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