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7年01月18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爱国情怀融于奉献之中

发布时间:2017-01-18 08:25:00  

胡殿文

有一种情怀叫奉献,有一种奉献叫崇高。去年10月入选“中国好人榜”的辉县市城关镇冯庄抗战实物馆负责人耿风泉,近30年如一日,不遗余力收集抗日实物数万件,并自己动手建公益展馆,让百万人受教育,是件可圈可点的善事义举。把爱国情怀融于奉献之中,饱含着三代军人永不褪色的挚爱和无怨无悔的付出。

耿风泉一家三代都是军人,父亲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儿子在北京当兵。上世纪90年代,耿风泉从部队退伍后,继承父亲遗愿,踏遍太行山革命老区的村村寨寨,收藏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报纸、抗日信件、抗日勋章、军械等物品万余件,并在家乡创办红色抗战家庭展览馆,免费供群众参观。不计报酬、不图回报,让和平时期的人们不忘历史,不忘国耻,无疑是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胸怀、大作为。

当一些人感叹“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时候,当很多人还满足于说说而已的时候,耿风泉从青年时期就开始行动了,他一天天一年年地寻找、收集、整理、归类以至于办起展览馆,期间付出的艰辛,常人难以企及。行胜于言,说教不如行动。耿风泉的所作所为,让我想起了鲁迅的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不言而喻,军人是保家卫国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发展经济、社会稳定的最有力保障。军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和大智大勇,军人的形象让人肃然起敬。耿风泉一辈子选择抗战收藏,源自他的家国情怀。耿风泉的艰辛付出,源自为爱而生,为国奉献,而三代军人70年的付出告诉我们,军人传承民族优良基因,衍生爱国情结,进而不畏艰难、披肝沥胆,不懈追求。铭记历史,心系国防。耿家三代人通过国防教育,助力国防建设,可圈可点,三代军人用朴素的信仰,坚守了刚强铁壁般的抗战精神教育人、激励人,用万余件抗战实物,用太行山人光荣的红色历史鼓舞人、塑造人。

一言以蔽之,无数平凡人的无私贡献,像涓涓细流一样正汇入国人对中国梦的征程中。增强国防意识,传承前辈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抗战精神,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从这层意义上讲,耿风泉创造的不凡的业绩令人肃然起敬。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