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 强基础 解难题 求实效
平舆党建引领助推富民强县
本报讯 (记者 刘付明)近年来,平舆县委把从严管党治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任务,把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政绩,抓重点、强基础、解难题、求实效,做到党建创新有特色、责任落实有力度、服务大局有成效,确保了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注重打牢基础。该县充分发挥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形成“县委统一领导、成员单位各司其责、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大党建”工作格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双记实”制度,开通“平舆党建”微信公众号,确保党内生活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三亮三比三评”和“主题党日”等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专题研讨和3轮专项督查,跟踪整改问题200多件。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采取县领导联村、局委帮村、乡镇党委书记包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等形式,分类施治,转化提升。深入推进“五项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全县“双强”型村党支部书记达到174人,占91%。实施“党员人才种子工程”,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35名。加大投入力度,2016年,县财政投入1800余万元,将村干部报酬提高到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倍,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将村级经费和服务群众经费分别提高到1.2万元和1万元,增强了村党组织的自转能力和服务能力。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升工程,2016年,全县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0个,改建32个,完善了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在自然村以村组党员干部为主体设立了2859名“网格长”,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注重创新载体。该县开展党员示范行动,设立党员示范岗210个,评选党员示范经营户100户,农村党员示范户2200户,机关和社区党员积极参与文明创建、义诊、助学、送爱心、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3.2万人次,构建了党员示范引领、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324个,解决了流动党员学习难、过组织生活难、交党费难等难题。实施“安家工程”,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派员建、挂靠建、整建制派出组建等形式,加大组建力度。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06个,社会组织党组织51个。针对平舆县是全国防水防潮之乡,依托平舆县建筑防水协会,在外出党员较多的河南宏宇防水集团、天地防水集团成立了党委,外建党支部95个,覆盖党员3000多名。实施“回归工程”,发挥外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去年以来引导7000多人返乡创业,创办企业130余家,76人被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探索楼宇经济党建、园区党建、网络媒体党建、街区党建模式,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水平。结合平舆防水产业总部经济模式,成立了防水大厦党总支,探索出一条“异地有家、管理有形、奉献有为”的外出创业党员管理新路子。积极探索大社区党建模式,在商户集中的县城区泰和路打造党建示范街,成立泰和路街区党总支和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红色网络家园,成立党支部7个,调动了商户党员与社区党员参与党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依托县商务中心区加强园区党建,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建办,目前已建立党组织14个。探索网络媒体党建工作,开展“支部+电商”党建富民工程,促进党支部与电商深度融合,实现党支部建设与电商发展互助共进,在电商产业园建立基层党组织7个,选派党建指导员27名,覆盖互联网企业27家。实施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党建+基地+残疾户”帮扶模式,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15个,培育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基地15个,党员结对帮扶残疾人816户,引领带动残疾人稳定脱贫。
注重助推发展。该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基层党建与“项目建设推进年”、“平安建设突破年”、“文明创建攻坚年”、“作风效能建设年”四个年活动相结合,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中建功立业。实施“党建+项目建设”推进工程,紧盯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和重大工业项目实施,让基层党组织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企业壮大中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引领作用。去年以来,全县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72亿元,位居全市前列。实施“党建+文明创建”提升工程,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全力推进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以宣传全国道德模范赵小参、河南好媳妇郭小多为载体,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平舆打造成好人之县、好人之城。实施“党建+产业发展”增收工程,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引导工商资本和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2016年新增流转土地5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00家,创建省级以上示范社4家。实施“党建+创业带富”工程,动员和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引导返乡农民工投身社区工厂、电子商务、特色种植和养殖等项目。目前,全县返乡创业人员2.5万人,创办各类企业3600余家,投资规模在15亿元以上,年产值近30亿元,带动就业近11万人。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得到了国务院扶贫督查组、省扶贫督查组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