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12月0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斩断乱捕候鸟的“黑手”

发布时间:2016-12-06 08:34:26  

胡殿文

       内蒙古有数百只天鹅被捕杀、黑龙江有23只候鸟疑遭投毒死亡、津冀交界处发现万米捕鸟网……近期,迁徙中的候鸟遭不法之徒捕杀的新闻接连曝出。

       值得关注的是,往年志愿者在巡护中也发现过滩涂有鸟网,但不像今年规模这么大。捕鸟者设备非常专业,配备了割草机。有的鸟网设置在芦苇荡里,隐蔽性强,周围放置了诱鸟器。捕鸟网是由尼龙细线织成,被挂在竹竿或树枝上。鸟一旦飞入就被细小的网眼缠住,难以逃脱,即使它们没有受伤,也常因为挂在上面几小时被饿死或渴死。同时,候鸟迁徙季节性强,多数候鸟迁徙时间和路线都相对固定,这给非法捕猎者以可乘之机。

       候鸟屡屡捕杀,让人扼腕叹息。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国家明令禁止,偷猎滥捕行为却屡禁不止?

       利益驱动,让猎杀候鸟的行为屡禁不止。虽然不少地方都在加大执法力度,但野生候鸟交易背后的巨大利益让很多人铤而走险,一次次将“黑手”伸向它们。猖獗的猎捕候鸟行为背后,存在着非法销售、运输、滥食野生动物的巨大黑色利益链。据笔者调查,一些地方非法捕杀的候鸟收购价格一只大约15元,转售到市场上一只大约是30元,而再到餐桌上变成食客的食物可能一只就要100多元。此外标本市场和鸟市的价格就更高于这个数目了。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非法买卖源于市场需求,各地的农贸市场、花鸟市场、城乡接合部的野味餐厅等都成为偷猎行为背后的巨大经济载体。被猎杀的大雁、野鸭、天鹅等鸟类大部分被端上餐桌,而一些像猛禽类、鸟类会被做成标本。当前对市场上售卖野生动物的处罚较轻,违法成本太低,使得很多商贩肆无忌惮地从事这个行业。

       保护候鸟需多方协同齐抓共管,形成多部门的联动执法格局。一些地方执法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如认为保护野生候鸟是林业部门的职责,其实还应是公安、交通运输、工商等部门共同的责任。按照法律规定,无论是设置捕鸟网,还是下捕鸟的夹子,没有捕到猎物就没有办法判刑,这很不合理。而在市场上,工商部门会说野生动物保护归林业部门管不归他们管。但是林业部门没有管理市场的权力,他们只能在偷猎环节抓获犯罪嫌疑人。有业内人士表示,保护候鸟既需要依靠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根据我国现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非法捕捉、贩卖20只野生鸟类就构成刑事犯罪。以此可见,必须坚决加大处罚力度,在事实准确和证据确凿的前提下,对非法狩猎者坚决予以刑事处罚。同时,必须加强多部门的联动执法。如森林公安坚决打击捕鸟行为,交警部门在运输环节加大对可疑车辆的检查力度,工商部门在农贸市场、酒楼餐馆等流通环节加大查处力度,卫生部门从检疫角度加强执法。对老百姓来说,保护候鸟,从我做起,不要选择去野味餐厅、不要去鸟市购买这些珍贵鸟类。

       自然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只有“法律之剑”制服万米猎网背后贪婪的心。万米猎网,实则困住的是人类那颗贪婪放纵的心。只有撤下人类的贪婪之网,放飞鸟儿的自由羽翼,还大自然以平衡与美丽,方能分享生态文明的福泽。但愿一次又一次令人痛心的鸟儿之殇能够唤起一些人的责任心,真正从以往的盗猎事件中汲取教训,以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11起施行为契机,切实拿出管用的措施,斩断乱捕候鸟的“黑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