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金福
近日,笔者上街闲逛,看见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过马路,此时正是大街上车流量最多的时候,只见过往的小轿车、电瓶车等都开始减慢车速,有的把车停了下来,为这位老太太让道。一时间,大街上出现了长长的“车龙”,但大家都没有抱怨。见此,“文明礼让”四个大字顿时浮现在笔者的脑海里。
眼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出门开车成了许多人的首选。而此时,“文明礼让”也成了考验广大司机的一块试金石。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司机却把“文明礼让”抛在脑后,有的在大街上开车,明明看见有人要过街道,却不主动礼让,非得加速开过去,使得行人一时惊魂不定;有的在乡村小道上开车,明明知道前面的路比较窄,看见前面有车开过来,非得往前“冲”,结果双方都“卡”在路上,谁也过不去;有的遇上行人过斑马线,就是不减速、不礼让,非得把喇叭按得震天响,让行人为其让道,有的甚至遇上老人和小孩也不礼让,照样把车子开得飞快。殊不知,各地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当中,有很多就是因为一些司机的不减速、不礼让而酿成的。
其实,要做到“文明礼让”并非难事。斑马线前让一让行人,大街上让一让老人,乡村小道上让一让对方的车辆,这些“让一让”顶多耽误司机几秒钟时间,根本不会影响司机赶路、赶时间,哪怕真的要赶路、赶时间,是“让一让”安全呢,还是“硬闯”更安全呢?笔者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众所周知,“文明礼让”也是文明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理应成为广大司机的一种习惯和自觉。因此,笔者以为,每一位司机出行的时候,都应把“文明礼让”随身带上,让“文明礼让”无时不刻地伴随在自己身边。因为这不仅是文明交通的体现,更是文明社会的要求。
但愿每一位司机都能自觉做到“文明礼让”,使文明之曲天天、时时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为文明交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