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驻马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两小”专项整治攻坚行动侧记
记者 代廷伟
小食品店和小餐饮店(以下简称“两小”)以其散乱小、消费量大和食品安全风险高的特点,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年以来,驻马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狠抓“两小”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先后组织30余次联合执法,对“两小”行业进行拉网式清查。目前,市中心城区4948家“两小”经营户中,4913家达标发证,35家拒不整改的商户被关停,确保了全市重大食品安全零事故。
耐心讲解 人性执法
“我们市的执法人员牺牲节假日坚守一线是家常便饭,跑断腿、磨破嘴更是一点都不夸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商户都熟知食品安全法的相关知识。在市区文明大道一家正在装修的小餐饮店,记者看到装修工人正在贴瓷片。装修工人告诉记者:“我们厨房的墙壁瓷片一定贴到顶。”店铺老板笑着说:“现在连装修工人都知道‘两小’店的改造标准了。”
针对“两小”行业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真探索和创新人性化执法的新路子,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也使执法环境更加宽松和谐。
创新机制 和谐执法
在执法过程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运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文书方式,实现“事后监管为主”向“全程指导型”转变,监管模式也由“刚性为主”转向“刚柔并济”。该局坚持教育为主、改正为主的原则,对不涉及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轻微违法行为推行“首违不罚”制度,责令其限期整改,帮助其整改提高,促进其健康发展。该局坚持宣传教育在先,检查处理在后;事先告诫在先,行政处罚在后;当事人陈述申辩在先,行政处罚决定在后。
宣传到位 集中培训
全市出动6辆宣传车辆,在市中心城区不间断宣讲“两小”专项整治的相关要求,将“两小”整治通告、告知书等宣传单张贴至每一家小食品店、小餐饮店的醒目位置,并在街道两侧悬挂宣传横幅200多条,使“两小”专项整治的要求家喻户晓。同时,该局借助电台、报纸发布“两小”整治消息,营造浓厚氛围。此外,该局执法人员还利用假期分批集中培训“两小”业主13期,受训人员达4000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亲自向“两小”业主讲解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以及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提交的材料、程序、现场审核标准,并当场答疑解难。
齐心协力 联合执法
市中心城区“两小”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数量众多、情况复杂,单个部门的执法力量有限,特别是在依法取缔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必须联合执法、共同行动,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驿城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切实承担“两小”专项整治的主创责任,采取领导包办事处、包街道等措施,将压力传至中心城区各办事处,落实各项整治要求。
时时督察 责任到人
该局明确了四区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人,组建了“两小”专项整治办公室,抽调市工商局、公安局人员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中办公,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区自上而下对“两小”专项整治实施网格化监管,明确每个层级、每个网格的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条块结合、一块为主”的工作机制。
重拳出击 严格执法
该局要求各区分局、各办事处要对照标准,定人员、定时限、定措施、定奖惩,扎实开展“两小”整治。要定期召开推进会、点评会、通报会,摆数据、报进度、晒问题,谈解决办法,确保整治任务落到实处;要严格“两小”专项整治标准,把突击整治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规范行业管理、巩固提升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破解“两小”管理难题,严防反弹;要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提升监管能力水平,使食品药品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要深入排查隐患,对辖区所有餐饮单位全面摸底,分类建档,对一些隐藏较深的小作坊采取群众举报和街道办事处人员定期摸查的形式深入挖掘,依法取缔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