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历史悠久,挚国都城遗址、沈子国故城遗址、二龙里月旦评遗址、汝坟安成遗址以及诸多历史遗迹,无不彰显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人杰地灵,自古先贤辈出,帝挚禅让、许由隐逸、奚仲作车、太任教子、戴凭夺席、袁安卧雪、陈蕃下榻、蔡顺孝母、阚敞还钱、曹操求评等等诸多历史人物典故,无不从此始。
这里文化灿烂,车舆文化、禅让文化、隐逸文化、太任文化、月旦评文化、忠孝诚信文化等源远流长,是华夏文化的支脉——天中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她——就是平舆。
近年来,平舆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实、实中求好、好中求胜,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实干干实,全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功创建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粮食生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法治县创建活动等工作迈入全国先进行列,被评为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继续保持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位次。平舆发展经验被省主流媒体、省委政研室、省社科院誉为“平舆速度”、“平舆现象”、“平舆模式”。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弘扬实干干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以干的实效,实现嬗变,赢得发展,打造富强、文明、和谐、幸福平舆。”平舆县委书记张怀德的话掷地有声。
产业集聚助发展
走进平舆县产业集聚区,处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总投资10亿元的龙马玻璃纤维、总投资12亿元的舆之源电动车、总投资3.1亿元的体育用品产业园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特种钢构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平舆正成为企业竞相投资的热土。
近年来,平舆县委、县政府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强力推进。集聚区规划面积13.17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区,其中:东区1.33平方公里,是省政府批准的皮革专业园区;西区11.84平方公里,规划为以皮具为主的轻工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家,就业人员3万人。2015年,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6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2.45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税收1.5亿元。
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皮革皮具加工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皮革皮具产业延伸从单一的蓝湿皮加工,到成品革、箱包、皮鞋、服装、皮制家俱生产产业链,已集聚企业100多家,形成了由永盛皮革、惠成皮革、瑞昇家俬、鑫企实业等为主导的皮革皮具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了圣力源电池、鑫材钢带等项目10余个,在建项目3个,并新引进和开工了舆之源电动车、龙马玻璃纤维等10亿元以上项目,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同时,平舆县把建筑防水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成立了平舆县防水产业发展办公室,打造全国建筑防水材料生产基地。 今年以来,该县围绕“防水产业”招大引强,主要领导带队多次与国际国内知名防水企业洽谈对接,并动员平舆籍优秀防水企业家回家乡投资建厂。当前,该县在谈防水材料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23个,其中北京扩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项目已开工,年底前一期建成投产。同时,平舆奥远玉海新型建材防水有限公司、平舆新天地防水公司、平舆天地源防水公司均已落户平舆工业区并正式投产。
在全市项目建设暨产业集聚区观摩评比中,平舆县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位居驻马店市东片6个县综合评比第1名,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二名,先后获得国家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优秀产业集聚区等荣誉,2014年4月晋级为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建设快速推进,2015年被评为全省“十快”商务中心区,连续两年获得500万元建设奖励资金;2015年获全市两区观摩评比第一名。
魅力平舆谱新篇
到过平舆的人,无不感叹平舆县城的干净整洁:国家卫生县城名不虚传。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个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公园、广场,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无不彰显着这个城市的速度、高度和厚度。
近年来,平舆县围绕建设驻马店副中心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连续三年在全市城市建设与管理观摩评比中,居全市第二名,被确定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2015年,西环、南环、解放街改造全面建成通车,新阳高速公路平舆收费站顺利通过验收,草河综合整治完成工程量的50%,启动小清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改造供水管网13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4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3%,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今年上半年,平舆县又编制商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等项目控制性规划18项,启动了10项城建重点项目,实施了6项道路拓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全市城市建设管理观摩活动中,平舆县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商务中心区也是魅力平舆的一个窗口。2016年4月,该县商务中心区在全省服务业“两区”观摩中获黄淮四市第一名。2013年以来,该县紧紧围绕高成长服务业大县建设,以促集聚、凝特色、提服务、强融合为着力点,突出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功能并重,全面加快企业、项目和资源要素集聚,建设商务中心区,推动业态模式升级和招商建设、运营管理方式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建成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45%;实现税收4605万元,同比增长30%;累计完成投资36.9亿元;入驻服务业企业139家,个体经营户320个,从业人员达到6900人。2014年,在全省“两区”观摩点评会上,该县商务中心区获省政府奖励资金500万元。2015年,该县商务中心区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十快商务中心区”,再获奖励资金500万元,并在2015年10月全市“两区”观摩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在2016年3月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及“两区”观摩评比中,该县商务区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发展必须以民为本、为民谋利,让群众得到更好、更多的实惠。”平舆县县长赵峰满含深情地说。平舆县的魅力还体现在民生改善上,每年坚持实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2015年,全县完成财政民生支出2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8%。投资1.2亿元的思源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新建改建城乡幼儿园46所,城乡教育扩容和薄弱学校改造93所,荣获全市首个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人口自然增长率3.8‰,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县医院病房大楼已经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县福利中心完成主体工程。
文明平舆彰显和谐魅力。平舆县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好人之城”,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2011年12月,平舆县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县城”;2014年10月,成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5年,平舆县农民赵小参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越玉环、郭小多、贾峰等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被评为河南好人。2015年2月,平舆县参加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树新风志愿服务大会,参会县领导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6年8月,郭小多被评为首届“河南省乡村好媳妇”。马献梅、于慧分别于2016年4月、7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精准扶贫迈大步
确保2020年前完成脱贫目标任务,使全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重农固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十二五期间,平舆县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建成63.72万亩高标准粮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79万亩,连续两年获“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粮食总产达到11亿公斤,实现“十二连增”,比2010年增加1.5亿公斤,连续三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广土地流转,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程度得到提升。稳步推进林业生态县创建,2010年荣获省林业生态县称号,畜牧、农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5年,全县投资2.2亿元,新建高标准粮田24万亩,被推荐为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农业机械化综合机收率达到87%,白芝麻总产2278万公斤。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7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60家、家庭农场50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10家。十大重点农业项目进展较快,宿鸭湖二干渠一期工程竣工,康博汇鑫白芝麻联合体、蓝天现代农业分别流转土地4000亩、3800亩,花花牛奶牛养殖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新修改造道路316公里,险危桥13座640延米,全省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现场会在平舆县召开,副省长赵建才对平舆县农村公路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对脱贫攻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县解决8.5万农户“低电压”问题,40.5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10.5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平舆县委、县政府也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确定了“四位一体”扶贫工作机制,即:县四个班子领导,乡镇班子成员,乡镇、村组干部党员以及驻村帮扶单位干部职工联系贫困户,做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向全县72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具体帮扶;第一书记所在单位派驻驻村工作队,每周下村不少于两天时间,包村到户,定岗定责,不脱贫不脱钩;借鉴省、市万企联万村活动经验,组织县内规模企业与贫困村开展对接,为贫困村农民进厂务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脱贫攻坚实效。
浓墨重彩绘蓝图
“以加快发展、转型升级为主线,实行工业经济和城镇建设双轮驱动,突出‘一城两环三区’总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凝神聚力,坚持实干干实,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着力推进‘四化’同步、统筹协调发展,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厚植发展优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富强平舆、文明平舆、和谐平舆、幸福平舆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平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平舆县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突出“一城带动”。平舆县委、县政府抓住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的机遇,坚持县城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引领发展,集中资源要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提高建设品位和城市形象,完成15平方公里新区规划建设,把平舆建成天蓝水绿、文明和谐的宜居、宜业、宜商县城。
着力“两环提升”。该县发挥县城带动和辐射功能,借助国道、省道交通大通道的传导作用,推进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6个乡镇内环经济带和其他10个乡镇外环经济带快速发展,在小城镇建设、特色经济、现代农业等方面实现新提升。
打造“三区支撑”。平舆县持续完善提升粮食生产核心区、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建设,建成全市、全省重要的高产稳产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争创河南省三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二星级商务中心区,为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建设“四个平舆”。该县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着力建设富强平舆、文明平舆、和谐平舆、幸福平舆,实现单项工作在全省、全市争先晋位,整体工作在全市保持第一梯队,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时代的风云翻飞舒卷,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今日的平舆,干群正满怀浩然正气,迈着务实重干的步伐,信心百倍地朝着产业更合理、发展更协调、经济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的美好未来砥砺奋进!
高楼林立的平舆商务中心区。
县城美丽的清河大道。
如诗如画的上河城。
时尚亮丽的奚仲公园。
位于平舆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奥尔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一条条人造草坪拉丝正从生产线中拉出。
平舆县文化艺术中心。
平舆县第二初级中学。
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白芝麻。
策划:李 彬
统筹:王昆明 刘付明
文图:文 泽 亚 超 严驰 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