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唐 翀)面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日前,开发区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认真落实党委书记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工作中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举措,层层传导压力,在全区形成了大抓基层党建的工作局面。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一是强化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开发区6个居委会党支部中,“双强”型干部达80%,储备居委会后备人才6名。二是深入推进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居)任职。向13个村(居)派驻了第一书记13名,派驻第一书记和村居比例达50%。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为全区每个村(居)配备了1名专职从事党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达到了锻炼、发现、培养、储备村(居)年轻干部的目的,保障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连续性。
抓短板建设,切实强化非公党建工作。针对电子商务产业园年轻人较多、思想较为活跃的实际情况,对园区非公党建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澄清底数、整合资源、创新设置,及时成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党组织。上半年,开发区在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新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3个,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效益中的作用,增强了非公企业党建的活力。
构建网格化党建工作格局。开发区以桑王庄社区为试点,把其分设成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统一开展基层党建、平安建设、“双创”等工作。形成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纵向党组织网络和网格长—网格小组长—网格联络员的横向管理服务网络,并在各个网格中积极开展党员活动,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扩大了社区党组织工作覆盖面。
基础保障不断加强。一是充分保障基层组织运转经费。每个村达到了每年不低于3万元的标准,每个城市社区达到了每年不低于5万元的标准。二是高标准推进村室更新改造。对村室新建、改建的,除享受市财政奖励外,区财政分别再给予补助。通过加强对基层基础的投入,有力提升了村级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