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7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兰英和她的拥军情

发布时间:2016-07-19 07:17:25  

通讯员 朱合顺

汝南县退休干部段兰英1982年就荣获全国拥军模范称号,受到邓颖超、韦国清、余秋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宁挑家庭千斤担,不动长城一块砖”的感人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激励着无数有识之士支持献身国防建设。退休后,她拥军劲不松、爱军情更浓,针对新形势下拥军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奋力拼搏、艰苦努力、勇于探索,用诚心、爱心、信心,谱写一篇篇具有时代特色的拥军新华章。

 

穿针引线当红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受金钱利禄的影响,一部分青年婚姻观发生了扭曲,在现役军人中出现了找对象难的现象,直接影响部队建设,段兰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深入县直有关部门及乡村了解现役军人婚姻状况,尤其对大龄未婚军人都详细记录在册。济南军区某部五连炊事班班长刘振军,几次回乡找对象都未果。有的姑娘说他家里穷,有的说他个子矮,有的说他兵种差,为此刘振军产生了自卑感。段兰英就找到邻县的姑娘刘纪英,向她介绍刘振军的情况及人格品质,打动了刘纪英。他们二人经过了解,喜结良缘。某部士官王伟回家探亲和几个姑娘相亲未成,有的要求王伟复员创业,有的怕过夫妻分居生活。段兰英就找到对军人对部队有特殊情感的乡村姑娘马芝芝,介绍王伟与她接触。二人一见钟情,结为百年之好。

2013年春,已30岁的驻西藏某部副连长马天喜回家休假相亲,段兰英介绍他见了几个姑娘但都没有成功。马天喜个人条件不错,但是姑娘一听说他在西藏边防服役就打起了退堂鼓。而马天喜是个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与他修养不在一个层次的姑娘他谈不来,持家及工作能力不强的姑娘他看不上,不支持部队建设的姑娘他不爱。这可难着了段兰英,她上县城下乡村,串亲朋找好友,四处为其说和。功夫不负有心人,段兰英最终为马天喜找到了一个情投意合、理想一致的姑娘。近年来,段兰英经过不懈努力先后为80多名现役军人找到伴侣。

         助推军属致富

    段兰英在走访中发现有一部分军烈属由于多种因素仍在贫困线上徘徊,如何帮助这部分人尽快富起来,是摆在她面前的又一新课题。古塔街道办事处军属刘继彬原是出了名的困难户,段兰英帮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适应市场需求种植爪果蔬菜,建立了两座日光温棚,专门种植反季节蔬菜,仅此一项年收入就在4万元以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刘继彬家盖上了楼房,添置了现代化家具,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古塔街道办事处复员军人丁红升,外出务过工、种过果树,但都没有成功。段兰英经过市场调查让他走养猪致富路。资金不足段兰英帮助借,没有技术段兰英就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在她的帮助指导下丁红升的养殖业迅速发展。他现已拥有占地30亩的现代化养猪场,存栏母猪300头,年出栏生猪5000头,年获利润300万元。丁红升被评为全国优秀退伍兵,光荣出席了全国优秀退伍兵表彰会。

张楼镇杨沟村军属赵留男,建成占地60亩的现代化养猪场,场房建好后因缺少资金陷入困境。段兰英知道后与赵留男一起找到退伍军人胡向前,让其用自己的厂房作抵押为赵留男贷款。胡向前二话没说用自己的固定资产作抵押为其办了260万元的贷款手续,解决了燃眉之急。赵留男投放母猪300头,年出栏生猪4000头、年创经济效益300万元。段兰英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支持、提供信息等方法先后帮助引导23户军属走上致富路。

 

一枝一叶总关情

段兰英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感,爱人在部队服役时她尽力支持爱人的工作,让他在部队安心服役。儿子长大后她送子参军,现在儿子已是某部正团职干部,按说现年66岁的段兰英已是功成名就可以安度晚年了。但她说拥军是我一辈子的事,我要在有生之年为部队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每年新兵入伍,她都向全县新兵送一双鞋垫一双袜子,送去亲人的希望和嘱托。每年民兵预备役训练,她都买一些水果、矿泉水到训练场慰问。节假日她都要带着礼品到驻地军营慰问官兵。端午节送去粽子,中秋节送去月饼,春节送去点心,礼物虽轻但表达了段兰英对部队对军人的真情厚爱。

    当她了解到三桥镇段庄村80岁的烈属贺海英家庭困难时,就买了两套衣服带500元现金到她家慰问,老人家感动得热泪盈眶。近年来,段兰英无偿资助军烈属资金达7.6万元。她说:“只有军队强大,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