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韬
又是一年征兵季,神洲涌动应征潮。征兵宣传服务能否做到虚功实做,对于激发应征青年参军热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尽管一些单位征兵宣传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有了很大改进,但“说得多”与“做得少”的现象较为突出。比如,有些单位张贴了许多“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标语条幅,可“光荣军属”的牌子迟迟难见踪影;有些地方大讲当兵受优待,可服务窗口“军人优先”“军人优惠”的落实却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当前征兵宣传之所以缺少社会感染力,从一个角度说明,平时拥军优属工作还有欠缺,征兵风气建设还不够纯正。为此,各级政府和兵役机关在征兵宣传服务上要强化虚功实做意识,服务好入伍的,保障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优质服务,增强更多适龄青年的认同感。出台政策激发报国热情。政府给每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的基础上,再按照立功受奖情况给予奖励金,各级财政要专门设立退伍兵创业贴息基金,退伍士兵列入职业技能免费订单培训计划,国有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工作人员时,定向从退伍兵中招录,公安、消防等部门招录文职人员和政府公益性岗位招聘时,也要拿出一定比例招录退伍军人。其次人武干部和基层征兵工作人员要主动做“征兵爱心大使”,深入预征对象家中了解他们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困难,借助政府及社会帮扶机制重点帮助他们,解除他们应征之忧。
深化机制营造社会氛围。兵役机关要及时组织预征青年及家属,开一次座谈会,上一堂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讲座,办一次军人涉法法律咨询。司法部门要把依法征兵列入“法律宣传进社区”活动,重点讲解《兵役法》、《退伍士兵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办法》和有关法律涉军条款,适时为预征青年上法制课,端正他们依法服役、义务服役和奉献服役的入伍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