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46.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47.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48.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49.加强看护和教育,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50.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51.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52.孩子出生后应当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53.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要尽早干预。54.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摘自《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