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居全省第二、第一、第一位
本报讯 (记者 刘阳)日前,市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我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我市国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居全省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9%,居全省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居全省第一位。
坚持做强载体,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始终把推进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建设作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有效抓手,按照“四集一转”、“五规合一”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深入开展晋档升级活动,推动了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0.3亿元,增长1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2亿元,增长23%,总量分别占全市的73%和82%;建成区面积113平方公里。今年1~2月份,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利润总额21.6亿元,增长11.9%。在今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考核中,市产业集聚区达到二星级标准,驿城区、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确山县、泌阳县产业集聚区成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引领、观摩促动,服务业“两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加快建设进度,去年服务业“两区”完成投资60亿元,建成区面积4.66平方公里,“两区”对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长幅度达12.3%。今年1~3月份,服务业“两区”完成投资18.8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24亿元,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6.38亿元。在今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活动中,我市产业集聚区获第三组观摩第二名,服务业“两区”获第三组观摩第一名。
坚持做大产业,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做大做强第二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把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作为核心,推进资源要素、消费市场、关联产业、龙头企业等优势叠加,发展配套企业、完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了昊华骏化、中集华骏、十三香等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100亿元的骨干企业,培育了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集群品牌。2015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406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58.3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建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50亿元,装备制造、能源煤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900亿元,食品、轻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200亿元,这六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98.3%,产业集群效应更加凸显。
坚持做实项目,着力实施投资拉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的重中之重,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确保70%以上的投资是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确保70%以上的投资是工业项目“两个70%”的要求,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持续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采取观摩点评、现场办公、早餐会等形式加快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集中行动,2015年累计拆迁218万平方米,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积极谋划争取项目,去年以来共争取专项建设基金项目5批75个,总投资575亿元。全年分四批集中开工153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总投资740亿元,年度投资214亿元。2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3%;264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今年全市初步确定重点项目262个,总投资2793.5亿元,年度投资740亿元,第一批总投资208.2亿元的37个重点项目已集中开工,项目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今年1~3月份,234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33%,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增加39.6亿元;其中156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占年度目标的35%,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增加16.4亿元。
坚持做好招商,着力加快开放步伐。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以“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为平台,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强化产业招商、定点招商、驻地招商、以商招商,去年以来共派出300多个招商小分队,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针对性的招商推介活动,举办各类重大招商活动15次,签订了一批重大项目。同时,进一步强化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督察,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现场签约项目76个,总投资696.5亿元。2015年,全市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8个,合同投资1628.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3个,合同投资981.4亿元;全市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9%,进出口增长11%,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三位。成功举办2016年河南省“5+2”经济合作活动,107.9亿元项目投资落户驻马店。今年1~3月份,全市共签约项目66个,合同投资340.7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9.8%,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进出口增长29%,增幅居全省第四位。
坚持做优环境,着力提供坚强保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查三保”活动,严查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问题,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2015年,全市共查处懒政怠政为官不为案件83起,党政纪处分87人。按照“抓大、扶优、帮困、淘劣”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工业“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发展”活动,实施稳增长保态势重大工作专项、出台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设立工业企业和土地出让应急周转专项资金,落实模拟审批、联审联批、全程代理等机制,推行净地出让等制度,强化产销、银企、用工对接,切实破解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瓶颈制约,帮助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提高效益,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