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花”是流传于确山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传统焰火表演,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当地群众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希望生意红火、事业兴旺、增祥瑞保平安。
表演时,打铁花的艺人赤膊上阵,腰系大红腰带,头上反扣着葫芦瓢,执起盛满铁水的“花棒”,迅速跑到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棒中的铁水遇到花棚顶端的柳枝等,立刻迸射开来,冲向夜空,既有现代礼花的绚丽多彩,又有传统焰火的惊险神秘。2008年6月14日,“打铁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樊金凤 摄
“打铁花”是流传于确山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传统焰火表演,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当地群众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希望生意红火、事业兴旺、增祥瑞保平安。
表演时,打铁花的艺人赤膊上阵,腰系大红腰带,头上反扣着葫芦瓢,执起盛满铁水的“花棒”,迅速跑到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棒中的铁水遇到花棚顶端的柳枝等,立刻迸射开来,冲向夜空,既有现代礼花的绚丽多彩,又有传统焰火的惊险神秘。2008年6月14日,“打铁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樊金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