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4月2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嵖岈山安神保健枕

发布时间:2016-04-22 08:19:58  

       遂平县“嵖岈山安神保健枕”传统医药项目,是第四代传承人陈志祥根据曾祖父陈新德及第二、第三代传承人创立的“荆籽枕”、“陈氏荆籽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陈新德是一位乡村医生,早年在嵖岈山一带行医。由于他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便餐风饮露、日夜奔波,不幸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一个深秋的下午,他在看完病下山途中,困乏得实在没办法,就躺在一棵结满果实的荆树下面休息。不知怎么回事,平时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可这一回躺下后不久便鼾声大作,很快进入了梦乡。当他醒来之后已是次日清晨,他满足地打了一个哈欠,觉得浑身轻松,好像一生就没有这样深睡过。他抬头看看荆树,满树的果实像谷子一样,便随手捋了一把一闻,香味扑鼻。他怀疑昨晚睡得那么香,是否跟这果实有关。于是,便捋了一兜,用破布裹住做为枕头。从那时起,他的失眠症渐渐痊愈了。后来,他就经常自采这种果实(荆籽)做枕头,送给失眠患者,解除了很多人的痛苦和烦恼。消息传开,人们都到山上采荆籽做枕头,并把这种枕头叫做“荆籽枕”。

       1996年《遂平县志》“嵖岈山史略”记载:“19301月,遂平县开明士绅魏朗斋先生创办嵖岈山初级农科职业学校,培训农村技术人才。学校设在山下皇经堂、祖师庙、奶奶庙、火神庙等庙宇里。19377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嵖岈山地区的抗日救亡活动进入高潮……魏朗斋礼贤下士,待民如子。他发现学员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很是欣慰。可大多数学员因工作繁忙,日夜习练,犯上了失眠症。当他听说学员中有一个叫陈双山的人,有做荆籽枕的手艺,就让其为自己做了一个。结果,失眠渐渐消失。于是,他便称这种枕头叫‘陈氏荆籽枕’。后来,在魏朗斋的倡导下,学员趁闲暇到山上采山荆籽,在陈双山的指导下做成枕头,使学员大获裨益。”

20世纪60年代陈志祥的祖父陈双山去逝,“陈氏荆籽枕”几乎失传。到了20世纪90年代,陈志祥为抢救传统医药,重新整理“陈氏荆籽枕”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并注册了遂平县“嵖岈山安神保健枕”。为了传承祖传的传统中药配制技艺,使之成为纯天然的健康产品,“嵖岈山安神保健枕”所使用的药材,均采自嵖岈山大山深处的绿林秀水之间,主要有山菊花、山(黄)荆子、山荆芥、山薄荷、紫苏叶、艾叶、香柏叶等50多种。这些药品采来之后,分门别类进行烘烤、消毒、灭菌等程序,按照河南省卫生厅保健用品评审委员会专家的指导意见,装于枕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睡眠工具。

       200912月,遂平县“嵖岈山安神保健枕”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12月,陈志祥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

       (徐佳瑞 辑自市政协文史委《天中记忆·文化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