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4月2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天中大工匠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16-04-20 08:15:06  

胡殿文

今年3月,石学明夺得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女装制作金牌大奖,填补了残疾人中国服装制作国际金牌的空白。驻马店工匠露了脸、争了光,成了“智慧驻马店人”的新代表。市委书记余学友称赞石学明精益求精、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鼓励他再接再厉,示范带动,不断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为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探寻石学明的成功之路,人们发现,价格公道、做工细致是他的裁缝店赢得回头客的秘诀。他对制作每一件衣服都能做到一丝不苟,同时也不断创新服装的款式和做法,这正是对工匠精神的刻意阐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理念。35,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石学明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值得大力倡导。

匠人匠心是工匠精神的根基,着眼细节、品质为本是匠人共同的信念。石学明的成功启发我们,要树立品牌意识,把握发展机遇,开拓创新,形成独特产业品牌,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创新创业、发家致富。要克服残疾人只能保不能扶的错误理念,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让他们学有一技之长,在国家就业优先战略的支持下实现就业,获得收入和过着有尊严的生活。

石学明的成功在于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匠精神”意味着专业与敬业,更意味着对规则、规矩的尊重与恪守,对高品质产品的责任感与自豪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创新,关键在人。创新,孕育智造。坚持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开发独一无二的新产品,这是诸多中小企业能成为世界级行业翘楚的奥秘。

践行“工匠精神”,需要制度做保障。“工匠精神”离不开历史的传承,离不开追求品质和创新的企业文化,离不开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更离不开社会对工匠价值的认可与尊重。锻造“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当戒除“短平快”式的心浮气躁。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从拧紧一颗螺丝钉做起,让“工匠精神”成为自然而然、理所当然,融入血脉之中。令人欣喜的是,“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培养选树数百名“天中大工匠”,以此来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技术、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市总工会正在抓紧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发挥工会阵地的作用,依托政府、社会资源,切实加强职工技能培训,设立职工创新基金,推动广大职工创新实践,建立健全大工匠交流协作机制、大工匠创新成果孵化机制和大工匠激励机制,为高技能人才选拔表彰、交流协作、创新创业等提供一系列制度保障。

毫无疑问,工匠精神需要厚植的土壤,需要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需要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驻马店,这里曾打造出“中华第一剑”棠溪宝剑,这里是养蚕制衣鼻祖黄帝正妃嫘祖的故乡,这里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工匠精神起于乡贤,贵在传承。我们期待更多的天中大工匠脱颖而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