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文化惠民活动侧记
记者 黄育南 通讯员 周 由
到市会展中心看优秀电影、到市群众艺术馆去看豫剧、木偶戏……在春意盎然、莺歌燕舞的天中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无缝对接百姓,春风化雨般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常态。在
展示文化精品 打造惠民品牌
该活动自2015年开展以来,我市按照省委宣传部的部署,组织“你用电、我用心·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演出38场,其中市级院团演出20场,省直院团演出8场,兄弟地市交流演出10场;放映优秀电影1100场,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优秀影片进广场深受学生、群众喜爱。
市委宣传部通过精心组织,努力探索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的经验,成功树立了驻马店市“中原文化大舞台”惠民活动品牌,做到了“长流水、不断线”,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如今,“中原文化大舞台”精品剧目演出成为群众的强烈期盼,“带着父母看精品,购买门票送亲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满足群众需求,是我市开展“你用电、我用心·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兴趣爱好,使“中原文化大舞台”永葆活力,我市努力丰富演出内容,与漯河、许昌、鹤壁等省辖市文艺院团及省直文艺院团主动联系,邀请他们交流演出。
此外,我市还主动联系了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木偶剧团,
“为了深入开展活动,我们还进行了广泛动员,鼓励有条件的剧场、剧团参加‘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我们组织人员到市、县剧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完善剧场软硬件。现在,全市共有7个剧场列入河南省‘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剧场,在全省居于首位。”市委宣传副部长孙书杰说。
低价售票 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中原文化大舞台”作为普及文艺精品的惠民工程,为了把好事做好、做实,让老百姓满意,市委宣传部及时听取观众、剧场等意见和建议,在观众组织方式上不断进行探索、改进。以往文艺活动多采取“送”票的方式组织观众,存在多种弊端,想看的群众没有票,有票的人不愿来,常常导致冷场,而且造成群众文化消费观念较低。为此,我市探索通过每张5元低价售票的方式组织观众,市委宣传部严格把关,确保大部分门票尤其是好位置门票在市场上销售,为真正想看演出的群众提供了机会。很多演出一开始售票群众便排长队购买,形成了一票难求的火热局面。不少群众表示,花5元钱看一场大戏,政府真是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不仅如此,为确保“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安全、有序、顺利开展,我市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市委宣传部牵头负总责,负责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市文广新局负责落实剧场、剧目;电力部门在演出场所设置用电宣传橱窗、供电服务展板,大力普及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知识。各承办方从舞台包装、灯光设计到音响调试,每项工作、每台演出都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力争为群众奉献最具特色、最为朴实的文化本体展演。
为民惠民 培养群众文化消费观
眼下,“中原文化大舞台”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一道道文化大餐即将给我市群众带来极大的身心享受。它改变了过去群众被动接受文化娱乐的习惯,带着父母看演出、购票送亲朋不仅成为一种习惯,还是一种新的文化消费观风尚。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书杰表示,“大舞台”也改变了过去优秀作品获奖后束之高阁的现状,有效普及了文艺精品,成为驻马店家喻户晓的文化惠民品牌,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发挥了文艺精品化人、育人的作用。
此外,“中原文化大舞台”还把驻马店有条件的剧场、剧团带动起来,有效发挥了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剧场补助有利于剧场更新软硬件设备;演出补助充实了剧团经费,为剧团的提升和打造更多文艺精品提供了条件。
“2016年,我们将以打造惠民品牌的标准,继续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好。我们计划市级院团每个月进行不少于4场的高水平演出,县级院团每个月演出不少于2场,每周末要放映优秀电影。力争探索出一种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搭建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构建一个培养市民健康文化生活的新载体,用更多精彩的节目,满足市民群众的热情期盼。”孙书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