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配合 突出重点
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进入实战阶段
本报讯(记者 刘 阳 吕廷新)根据《河南省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安排》,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大约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分普查准备、现场登记、数据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四个阶段。今年是农业普查准备工作的关键时期,也是普查任务最繁重、困难最集中、工作最关键的一年。
抓紧完成县区、乡镇(街道)机构组建工作。农业普查的实施在县区、乡镇(街道),落实也在县区、乡镇(街道)。按照省农普办工作进度安排, 3月底必须完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普查机构的组建工作。目前,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组建完毕,各县区均已发文并成立了领导小组。下一步,必须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省农普办的时间安排,尽快组建县区农业普查办公室,同时采取强力措施,督察推进乡级普查机构的组建工作,确保县区、乡镇(街道)两级普查机构和人员落实到位。
切实做好农普经费落实工作。目前,按照省农普办工作要求,市级农业普查工作经费已经落实到位。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对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变化、特点以及新增加的经费需求,进行详细深入解释和说明。特别是PDA经费和“两员”报酬问题,是这次普查的关键和难点,要重点做好汇报和协调,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积极开展农普综合试点工作。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方案》要求,国家级农业普查综合试点今年1月11日~19日已经在广东省完成,我省农业普查试点正在临颍县杜曲镇紧张进行。我市将在省级试点结束后,借鉴全省试点经验,制订我市的农业普查综合试点方案,针对这次农业普查新的调查手段和组织模式,对农业普查全部流程开展试点工作,为下一步正式登记积累经验。
实时开展农普宣传动员工作。按照全省农普宣传工作计划,今年上半年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订宣传工作方案、落实各种普查宣传物资和做好与宣传部门的联络协调工作。下半年,特别是清查摸底工作开始前,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将全面展开,并一直延续到2017年入户登记工作结束。积极做好宣传活动的筹划工作,做好与相关媒体的沟通协商,做好宣传品的准备发放,通过各层次、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农业普查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扎实做好农普物资准备工作。省农普办准备的普查物资,主要是入户摸底表、乡镇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致农户的一封信、宣传画、普查员证、普查指导员证、普查员手提袋、普查员手册等。要根据普查工作需要列出清单、倒排时间,及早启动农普物资采购工作,积极做好农普物资的采购和配发,确保各种物资及时到位。
提前谋划“两员”选聘工作。由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不再采用村干部入户登记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PDA设备进行普查数据采集和报送,这就对选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提前谋划“两员”特别是普查员的选聘工作,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聘出真正适应这次普查要求的人员,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普查队伍,保证入户普查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认真开展“两级”业务培训工作。2016年下半年,省农普办将启动市、县区两级业务培训,省级培训结束后市农普办也将采用“下培两级”的做法,组织开展对县区、乡镇(街道)农普办人员的业务培训,尽最大力量为基层培训更多的业务骨干。各县区农普办要加强对普查方案的学习,组织好乡镇(街道)、村(居)两级人员的业务培训,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成功提供技术支持。
切实做好数据处理准备工作。根据全国农普数据处理方案,结合试点工作情况,制订我市农普数据处理实施方案。提前着手环境设备改造,补齐短板,确保农普数据报送、处理工作的正常运转。重点做好移动智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报送平台和普查设备的采购、分发和调试等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乡镇(街道)和村(居)联网直报工作,确保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工作准时开始、及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