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发展 主动作为
——2015年全市国土资源工作回顾
记者 苏建威
2015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全力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群众权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优化用地布局、争取用地指标、盘活存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快用地报批等措施,有力保障了全市各类项目及时落地,助推了全市经济发展。
2015年全市上报各类建设用地近4万亩,超省国土资源厅分配年度计划指标6730余亩,从省政府批回3.71万亩,供应土地2.1万亩,其中出让土地1.26万亩,出让合同价款45.2亿元,不仅确保了一大批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还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积聚了建设资金。全市国土资源管理的一些单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分别获部级表彰1项、省级表彰5项、市级表彰10余项,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耕地保护成效显著。紧盯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扎实有效地开展耕地保护工作。全市实际耕地保有量1272万亩,超省定目标10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11万亩,超省定目标11万亩,实现了基本农田总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结构更优化。全市使用占补平衡指标1.92万亩,其中市内使用1.13万亩、易地补充耕地0.79万亩,易地补充耕地资金6亿多元,不仅从数量上、质量上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在土地开发利用上,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鼓励综合立体开发,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全年盘活利用存量土地1.5万亩,使闲置、低效土地得到了充分使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积极推进西部山区矿产资源整合,2015年全市关闭矿山企业112家,使矿山企业多、小、散、乱状况得到彻底改变;完成了全市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开展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动态检测工作,整顿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民生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2015年全市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用地14宗933亩,做到了“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新阳高速沿线废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已经验收;确山大王庄废矿山治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正等待验收;沪陕高速沿线废矿山治理和铜山泥石流治理项目基本完工;石武高铁沿线环境治理项目勘查设计已完成招标。会同相关部门修订印发了《驻马店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实施办法》,发布实施了新的城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调整了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对国土资源重大事项社会稳定进行了风险评估,完善了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机制,妥善处理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被征地群众生活保障实现“即征即保”,不仅推进了征地工作,还实现了大建设、大发展过程中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法制国土建设持续推进。加强了日常执法巡查,配合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双违”专项整治、违法违规占地建驾校专项清理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心组织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集中整改和完善相关用地手续,顺利通过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检查验收,连续6年实现“零约谈、零问责”。高度重视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在2015年济南督察局对我市的土地例行督察中,涉及耕地保护、农用地转用、土地供应等7个方面的问题已按期整改到位,共整理各类土地卷宗资料1.3243万卷,拆除违法用地754宗,完善手续172宗,复耕面积2902.13亩,收缴罚款2863万元,拨付征地补偿费2835万元,追缴土地出让金4468万元,追缴滞纳金2432万元,依法追究268名相关人员责任,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得到了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的肯定。通过以上措施,既严肃查处了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遏制违法违规用地势头,又实现了土地管理利用秩序的根本性好转。
国土管理基础工作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步伐,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完成地籍调查宗地数176.5415万宗,完成地籍测量和权属调查195.6928万亩,已向权利人发放证书107.0626万宗,完成发证率为60.65%;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完成地籍调查宗地数8931宗,完成地籍测量和权属调查面积7.9319万亩,已向权利人发放证书7154宗,完成发证率为80.1%。特别是作为全省10个试点单位之一的驿城区,工作之快、效率之高,得到了省国土资源厅的充分肯定。开展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掌握了全市土地利用实际的变化情况,实现了变更数据与业务数据有效衔接。
涉土信访工作扎实有效。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查三保”活动,加大信访隐患排查力度,建立和完善基层矛盾源头化解机制,落实局领导分包县(区)和重点案件包案督办制度,着力化解涉土信访矛盾,确保大局和谐稳定,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是全省两个受到表彰的地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