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盛德劭
驻马店日报——我的恩师,是您把我一个农民培养成了新闻人,有作品在国家、省、市获奖;歌一曲驻马店日报,我热泪流,是您将我一介村夫引进文学的圣殿,有作品在省、市摘桂。
滋养哺育,恩师真传给我新闻采写的锦囊妙方
1988年,我根据集镇上发生的一起案件,采写了一篇《同行当冤家盗窃同行 竞争走邪道触犯法网》的新闻稿,寄往《驻马店日报》后,很快在一版刊发。由于这篇小稿的发表给我带来了声誉,当年我便被乡政府聘为新闻通讯员。从此,我与《驻马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多次参加了驻马店日报社举办的培训班,聆听胡殿文、王忠民等老师的谆谆教诲,传授我新闻采写方法。此后,我每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100多篇,其中在《驻马店日报》2000年11月18日首发的《献血记》获得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莲花杯”现场短新闻大赛二等奖,并多次被市委宣传部、驻马店日报社评为“思想宣传先进个人”。
驻马店日报啊,我的第一篇新闻稿是您编发的,第一篇在省级获奖的新闻作品是您首发的,第一篇散文是编辑老师逐字修改后采用的,第一篇散文诗在省级获奖是您推荐的。心仪已久的驻马店日报啊,人生能有几回这样的第一次?怎会换不来我钟爱您一生!
大家风范,恩师以质用稿是我的伯乐
回想这28年来与驻马店日报的交往,由衷地敬仰您以德办报、以质用稿的风范。2000年7月12日《驻马店日报》一版头题以黑体大字的标题编发了我采写的《十字路农民有眼光 上海广州办猪场》的消息,大标题冲击力强、夺人眼目。更可贵的是,编辑将这篇来自乡村的稿子,编排在县区新闻的前面,足见其不讲背景、以质论稿的风范。
去年初,我再次拜谒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写出了《竹沟,抗战岁月的那人那事》的散文。经几个月的提炼,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之前传给了专刊部编辑,该版以大块版面、大标题在头题位置刊发了这篇3000多字的纪念文章。足见编辑用稿不讲有无名望,有极强的政治责任心,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后来,这篇散文被几家报刊转载,产生了较好影响。
我自惭不是千里马,但驻马店日报却是培养我的伯乐。2013年7月12日,《驻马店日报》刊发我的散文诗《童年的绿色家园》,报社拿出参评费,写出推荐文章,推荐此文参加年度的河南省报纸副刊优秀作品评选,获得了二等奖。
博大精深,恩师授我知识的百科全书终身受益
为更好地增强写作能力,我注重学习研究《驻马店日报》每天的版面、栏目、文章等,以求学到丰富的知识,并掌握版面、栏目的特点。我将阅读后的《驻马店日报》剪下来分类装订成30多册剪贴本,有胡殿文等老师的言论、杂文,有陶秉礼、姚国禄等名家的诗歌、散文,有好消息好通讯。严寒冬夜,我捧一册剪贴本阅读,心灵便打开一扇扇温暖的门窗;暑夜蒸笼,我钻研剪贴本里的好文章,沐浴在知识的海洋里。
一分辛劳,就有一分收获。因我肯学习多写作,每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上百篇,获得了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一等奖;2014年在市文联、驻马店日报社举办的“中国梦天中情”文艺赛展中,我写的诗歌《舆城的口音》荣获二等奖;2015年11月,我出席了省老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
树高千尺离不了根,羊羔羔跪乳不忘恩。驻马店日报啊,我将与您同行,您将恩惠我的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