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3月3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叶”铺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6-03-30 09:15:53  

记者 胡殿文 通讯员 李书令 栗妍妍

326,在泌阳县郭集镇杨树岗村,智障村民梅留成家来了一群特殊“客人”,只见他们扫院落、清屋子、抬新床、叠衣服……一会儿工夫,梅留成家里就被收拾得井井有条,空荡荡的房间内也新添了桌子、柜子和床。梅留成倚靠在贴有“家家致贫不一样 户户脱贫不忘党”,横批为“今年脱贫”对联的门框上,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九个一”让贫困群众过好年

“梅留成家来的这些‘客人’是泌阳县烟草局的扶贫帮扶队员,梅留成家门前的对联是包村扶贫的县领导王群生写的,全村15户贫困户家中贴的都是这副对联。”杨树岗村党支部书记张青松说。

今年1月,泌阳县烟草局被确定为杨树岗村的帮扶单位,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群生被明确为包村扶贫工作的县领导。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泌阳县烟草局局长栗卫华说,“我们到该村了解情况时,看到梅留成居住的院子里长满了草,父母给他留下的4间房子里除了一张破烂不堪的床和露着棉絮的两条破被子外,屋里满是破烂儿和灰尘。他自己不会做饭,每天除了吃邻居送来的饭菜就是睡觉,院子和屋里的气味很难闻。”

回到单位后,栗卫华专门召开扶贫工作讨论会。会上大家表示,如果不是实地去看,真不敢相信现在还有生活这么困难的群众,一定要竭尽全力让像梅留成一样的贫困群众年底脱贫过上好日子。

经过一段时间细致摸排,扶贫工作队最终确定了1539人的贫困人员名单。今年春节前后,泌阳县烟草局员工为杨树岗村群众捐赠衣物200多件,还出资1.5万元为6户特困农户购买了床、柜子、桌子等家具。

“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俺今年春节可过了一个大肥年。”当日,邢西组贫困户张恩英看到笔者采访,主动迎上来说,“过年前,扶贫工作队给俺村的15户贫困户每个家庭送了一个500元的现金大红包、一袋50斤的大米、一袋50斤的白面、一壶10斤的食用油、一块10多斤的猪肉、一套棉衣、一床棉被和县领导写的一副对联……”“还有一条10多斤的大鱼呢!鱼掂起来都快和我一般高了。”张恩英的丈夫任长发抢着说,“真是感谢党的恩呀!我今年57了,就过了这一个肥年。”

“这以上‘九个一’加上一名县领导包杨树岗村脱贫、一名镇干部包一户贫困户、一名村组干部包一户贫困户、一个烟草局党员家庭包一名贫困人口、一户村民帮扶一个贫困家庭、一个扶贫产业(烟叶)和一个目标(2016年脱贫)是王主任和烟草局给杨树岗村量身定制的精准扶贫‘十六个一’工程。”郭集镇党委书记禹建功说。

39个党员家庭与39名贫困群众结“亲戚”

精准扶贫工作组根据该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找“穷源”、拔“穷根”,共商脱贫致富之策。工作队决定集中有限资源,实施定点“滴灌”,帮助贫困群众“换脑、增智、造血、夯基”,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确立了通过一年到三年的扶贫攻坚,实现15户贫困户2016年全部脱贫、2017年全部提升、2018年全部实现人均收入8600元以上的致富目标。

根据“十六个一”工程要求,泌阳县烟草局每名股级以上干部包牢一个贫困户,并拿出一个月工资给贫困户当铺底金,每月至少到贫困户家帮扶劳动两天。同时,泌阳县烟草局39个党员家庭和杨树岗村39个贫困群众一对一结对子,确保该村贫困人口实现当年脱贫。

笔者见到该村陈庄组贫困户李书慧时,她正在田地里播种地膜春花生。李书慧家人口多、条件差,原来只种常规农作物,够吃不够花。今年,扶贫工作队调整种植结构,给李书慧家免费送去了能种7亩地的花生良种和肥料。整地、播种、覆膜,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一家人像呵护孩子一样仔细操作着,一粒粒滚圆的花生种子让李书慧一家对秋收充满希望。

“前几天,和俺结对帮扶的县烟草局党员李永带着家属来看俺,了解到俺孙女上学困难,当即拿出500元钱,让给孩子上学用;上个星期天,俺孙女的结对党员魏曙光专门把孩子接到市区在他家住了两天,等下周末他还准备让他家姑娘到俺家里住两天。俺两家现在当亲戚走了。这下好啦,俺这贫困户一下有了好几家城里的亲戚。”李书慧激动地说。

3亩烟叶助贫困家庭拔穷根

只要增加“造血”功能,就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于是,扶贫工作队充分利用烟草行业的优势,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对症下药,制定了实施烟叶产业扶贫的具体措施,推广“局(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强基富民,力拔穷根。

该县烟草部门按照相关政策扶持当地的金叶生产合作社1000万元资金,用于健全自动电脑炕房和烟水配套工程。金叶生产合作社把15户贫困户中没有劳动能力和经营不过来的土地以每亩400元的租金流转到合作社。贫困户有能力的外出打工,不能外出的可优先到合作社就业。烟叶合作社为15户贫困户39人每人种植3亩烟叶,由合作社负责种、釆、烘、挑烟、销售,盈利部分按合作社与农民三七分成。

该村小龚庄组贫困户耿书彬说:“工作队对我们讲‘人均三亩烟,收入跃三千。地租打工够吃穿,种烟收入净落钱。’看来,我们依托烟草部门,加上金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提供的脱贫策略,我们今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不是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