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投资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项目是支撑有效投资的主载体。今年初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既保持战略定力,又积极主动出击,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务,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政策措施。各县区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上项目、谋发展、增后劲,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呈现发展势头好、推进速度快、带动作用强的良好态势。项目建设的突出成效,不仅有力支撑了当前经济的平稳增长,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夯实了长远持续发展的后劲。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项目建设还存在新开工项目少、项目个头小、项目开工率低、集群效应弱等问题,我们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稳增长,项目建设是当务之急;强后劲,项目建设是长远之策。实践证明,要加快发展、增强后劲,必须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必须狠抓项目建设不动摇。当前,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经到了提质量、上台阶的关键阶段,我市既面临着扩大规模、增加总量的任务,又面临着提升层次、转型升级的压力。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我们要精准把握国家关于发展的方针政策,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优势,补齐短板。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压力感,提振信心、强化担当,进一步健全完善督促落实机制,把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聚焦到加快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发展上来,把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聚焦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上来,努力开创项目工作新局面。
万事立足于做。项目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也是一项繁重艰巨的任务,容不得半点虚浮,不能有丝毫懈怠。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此次观摩点评为契机和动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总结经验,聚焦突破,进一步抓好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以项目建设的提质增效,筑牢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