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3月0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

发布时间:2016-03-08 08:43:22  

胡殿文

       普法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推进法治建设,就要始终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努力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和社会法治化水平,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推进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创新理念,推动普法工作可持续发展。法者,治之端也。在信仰法治中推进法治,法治的阳光就会永久普照。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理论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发展,引导公民自觉地学法、守法、用法。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方面,我们要树立和培养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律意识理念,既强调公民的义务,又强调公民的权利。在推进依法治理方面,我们树立双向规范理念,既强调公民遵纪守法、规范民众行为,更强调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

    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手段、载体要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首先要充分利用媒体营造氛围。巩固好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已经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这些媒体上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办成系列,办出特色,形成氛围。同时,要研究和利用好新兴媒体,把法制宣传教育从群众在法律上一个简单的获取过程变为群众与普法者互动的过程,实现“普法网站”、“手机报”、“电子报”的“报网互动”、“台网互动”功能,体现宣传教育的多元化、开放性和生动性,让受众喜闻乐见,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理念。其次要占领阵地巩固平台。发挥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街道的橱窗、板报、电子显示屏等基础宣传阵地作用,寓法制宣传教育于日常生活中;依托好党校、中小学校等社会教育阵地,创办各类法制学校,拓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领域;构建好家庭学法阵地,将法制宣传的触角延伸到与群众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再次要不断创新手段。既要坚持传统的做法,在各类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开展法制宣传,又要不断创新普法手段,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加大法制文艺创演力度,增加城镇建设中的法治元素,落实“订单式普法”和“靶式普法”,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增强法制宣传的实效性。

    要注重针对性、主动性和实践性。注重针对性就是要发挥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的积极作用,组建“新农村法律服务工作队”等。注重主动性就要以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注重实践性就要通过现场咨询、法制展板、宣传挂图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法制宣传,增强群众的法治实践能力。

    突出重点,增强普法工作实效。在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树立服务法治建设、服务经济建设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强化领导干部学法、公务员学法,抓好公职人员学法用法。针对行业特点和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各单位以集中教育和分散自学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以此强化普通民众学法,形成职责明晰、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做到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化普法教育的内在要求,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推进全体公民在信仰法治中建设法治中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