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 作品有温度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庆“三八”女记者金顶山采风作品选
小酌金顶山
□ 王慧玲
一
金顶山,是山,亦是酒。
一坛尘封千年的老酒。
是谁无意间将它古老的瓶口启封?让它醉人的芳香四溢:使闻者驻足,嗜酒者沉迷。让那不近酒色的小女子,也想小酌几口。
二
鸡犬相闻的村庄,竹篱茅舍的小屋,木制的水轮滚动着流水不腐的历史,碎石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着来处。
琉璃瓦榭的亭台,仿古建造的小桥,飞流直下的瀑布,山下喧嚣的车辆与时尚的人群,山中寺庙里的晨钟暮鼓。
远山的呼唤与现代的文明在山下对接。洗去脂粉,脱掉城市的装饰,穿上粗衣布鞋、素面朝天,回归自然的愿望在此复苏。
三
和风微熙。踏着春厚厚的冬叶下萌动的新绿,心柔和温润着生机。小径窄窄,枯树临风。脚步窸窸窣窣,树枝哗哗啦啦。没有蝉噪、没有鸟鸣,心在幽径中通往幽深的禅境。
禅,就在山中。
一块平整硕大如扇形的抱阳石上,洋洋千言的佛经,在红色的心脏里跳动。盘膝而坐,默读佛经,心如止水,平和而安静。而这抱阳石上的佛经,是三个工匠,费了三个月的时间,磨坏了三箩筐钻头创下的奇迹。
四
溪流自山涧而下,清澈见底着卵石与沙粒。掬一捧清流入口,是水,亦是酒。一杯醇洌香甜的美酒,一份爽透心肺的享受。
五
野花在山中开着一生一世寂寞的梦想,岩峰中的树奇形着生命的不屈与倔强,枝干般粗壮的葡萄藤垂下千年的情愫,绿毯般厚实的苔藓细数着千载的慨叹。
六
核桃沟、板栗园、开满白花的棠梨树。满山遍野不知名的小花草,随处可见的千百年古树,令人的想象长满翅膀。
石块垒起的古寨墙,长蛇般逶迤金戈铁马的历史,传说中紧封洞口的宝山,在金顶之上咚咚着储满宝藏的神秘。
七
金顶山,是山,亦是酒。
一坛酝酿千年的老酒。
清泉是酒,瀑布是酒,百果是酒,苔藓是酒,空山也是酒。
清泉流出温柔的酒,瀑布飞洒甘洌的酒,百果捧出甜美的酒,苔藓醅制醉人的酒,空山酿造神秘的酒。
“合个影” 记者 李凤岭 摄
神采飞扬 记者 王晓晶 摄
“这样写” 记者 张大成 摄
“照张相” 记者 徐佳瑞 摄
“笑一笑” 记者 李凤岭 摄
抢镜头 记者 张大成 摄
聚精会神 记者 李凤岭 摄
春游金顶山
□ 李丹丹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出游好时节。在充满生机的春日,我们一路欢歌奔赴金顶山,去聆听万物复苏、小草抽芽、花开花落的声音,感受春天的气息。
金顶山是国家
到达景区,两个古色古香呈拱形的迎客门首先呈现眼前。我们三五成群,沿着山间小路拾级而上,只见两旁古木山林遮天蔽日、奇枝怪藤缠绕而生、小桥木屋亭榭映辉,一派原始风貌。登山途中驻足歇息,远处山顶云雾飘渺、峰峦隐现,身边山花含苞待放、古木清香,脚下山涧流水潺潺、水光潋滟,周围山风习习、林幽鸟啼,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猛吸几口,顿觉神清气爽。同伴不禁赞叹:“真不愧是天然氧吧、绿色家园呀!”一路观赏,碧波荡漾的金沙湖、金溪湖、金龙湖,怪石嶙峋的奇石谷,绝壁飞流的云空瀑等景点让人应接不暇,而且很多景点多与历史典故相伴,让我们在观景的同时更加感受到天中文化的厚重。
登上山顶,云与山相互衬托,鸟与林交相呼应,山风吹过,林海碧涛,远近高低,景色迥异,构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画,让我们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美,领略“空山不见人”、“鸟鸣山更幽”的静谧意趣,体验到“人在景中游、如在画中走”的奇妙感觉。登高远眺,寺院香烟缭绕,这让我猛然想起上山途中看到的路边灯箱宣传语,“山上的禅,山下的院。”是啊!置身这样的美景之中,听晨钟暮鼓、看云卷云舒,留下多少游人修身养性的感悟,也留给我们关于自然与生命的无限思考……
三月金顶山
□ 邹冬梅
刚入三月的金顶山,小花小草只是稍稍舒展筋骨,泛黄的绿意淡淡雅雅萌动着;远眺山林,若黄、若绿、若灰,等待抽芽的树枝在微风里摇曳着少了韵律的身姿;溪流缓缓漫过山涧,静悄悄没有一丝张扬……蛰伏了一个冬天的金顶山像揉揉眼睛没睡醒的样子。然而,到访的我们仿佛变为春天的使节,打破了沉寂春梦中金顶山的宁静,让整个金顶山突然之间生机勃勃起来,阳光沐浴,春风拂面,溪水涓流,鸟鸣盈耳,百草萌芽。此刻,姐妹们犹如烂漫山花一一绽放:看,攀岩而上的那群姐妹,尽管说着有点累依旧挥汗减装拾级而上,誓言不达山顶不罢休;再看看那群独爱拍照的几位妹子,一路上相机、手机不停拍,各种造型,各种卖萌,创意着各种美丽瞬间的定格,固有的天真美好在肆意释放,一张张如花的脸透着年轻朝气的一抹抹红晕更加生动起来;稍稍年长几岁的那群姐妹走累了在廊亭下歇会儿,有的走进林野探宝般寻找着内心那份欢喜,要么是一束野花、要么是一把野韭菜,哪怕寻到一枝待放的花蕾,都会欣喜不已;走累了的我坐在亭廊下审检起我们当天的报纸,欣赏了美景,感受了春天的温暖、美好与惬意,也顺利完成了工作,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不知不觉临近中午十二点了,集合就餐的电话传递过来,姐妹们从四面八方会集山下, 但仍意犹未尽:爬上山顶归来的几位姐妹兴高采烈地与大家分享着她们成功登顶的快乐;一路寻景的姐妹不停滑动手机屏幕拍个不停,凑到一起重温着一个个美好瞬间的定格;山中探到宝贝的姐妹手里挥着采来的山野花儿欣喜若狂。在这场与春天约会里,姐妹们不同的选择收获了不同的美好与惬意,远离喧嚣,亲近春天,净化的都是心灵,这回归本真的烂漫终将会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一抹永不褪色的美好记忆。
姐妹们,别说遗憾,来年的春天我们还会演绎一场与春天美丽的约会,报业集团赋予我们的这份幸福将会永久回味在人生每一天。
相聚金顶山
□ 高琳琳
金顶山原名并不叫此,因为有了山顶藏有金子的传说演变而来,如果幸运,还能遇到环绕大金顶的一团紫雾,如到了仙境一般。
金顶山去了多次,也爬了几回,虽然爬山有些体力不支,但是在单位同事的鼓励下,
在金顶山的人工瀑布旁边有一个小峭壁,峭壁下山泉水潺潺流淌,周边树木茂密,水中的岩石被溪水冲击着泛出朵朵浪花。
“快看,峭壁那里有一个小鸟巢,里面应该有幼鸟吧。”同事张丽丽突然喊到,但她随后立刻降低了音量,担心惊扰了鸟巢的主人。
我们停下了脚步,仔细观察在鸟巢上面的一只鸟,它警惕地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还不时变换着位置迷惑我们的视线。
大家拿出手机,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左右拍拍,然后轻轻离开了。
金顶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系河南省保护较好的省级森林公园,有“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
一路拾级而上,一路挥汗如雨,编辑记者或执纸笔,与擦肩而过的游客谈感受,记录所见所感;或举起相机,一路拍摄美丽景色,抓取市民畅游山水的画面。
登山赏景,仰观奇石、俯瞰林海,山风徐来,热气顿消,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山里小憩,大树下、树荫里席地而坐,呼吸清新空气,聆听鸟鸣树间,濯足清凉溪水,品尝自带美食,更觉快意。
一路上,各种石虎、石马、石鸟、石龟等奇石形态逼真。竹林寺、云空寺香烟缭绕,晨钟暮鼓,不时有上香的虔诚人士拂身而过。
云雾飘渺,林幽鸟啼,亭榭映辉,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美景是金顶山的代名词,但在我的心里,它就是一个令人有一种回归自然、心旷神怡的大花园,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觉。
每次登金顶山都有新感受。
美丽金顶山
□ 王东红
春天来了!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的女记者组成的采风团,乘着大巴奔赴距市区约
景区内古树参天、谷深峰险,一派原始风貌。一路拾阶而上,果然如此:八角枫、山核桃、桑树、麻栎……棵棵粗壮、高大。可以想象,绿叶繁盛、果实累累时,盛夏中这山中的热闹。
越往上登,越心下偷喜。人们看山,多是趁着山绿果盛、雨沸泉深的佳季,谁能在这南风徐来、冬寒未退之时来这里感受到这山紫树黑的满山的空灵之气呢?
不过,也有新绿初盛的植被,那就是石竹。一转眼,我们登上一处绿意充盈的山坡。那里,是片石竹林。石竹是野生竹子,竹竿实心,多生于山坡石林,是山民编筐织篓的好材料。金顶山有豫南最大的石竹林。
竹叶摇动,一阵山风吹来。山路只上了五分之二,却觉得累了,于是往上又紧赶了一段,赶上先行的同事。此时,她们正坐着歇息。坐下,擦着汗、喝着水,歇息片刻,才抬头,对面半山腰两块巨石就映入眼帘。那巨石背着山、背着阳光、背着蓝天,自然而又突兀,不由看了又看。
石阶旁有木牌说明,上前去看,原来此是一景,称为将军洞。据说,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兵退河南汝宁,被围困在金顶山。后人为纪念他,称他住过的山洞为将军洞。
看那巨石下不算深的洞,不由想象那时农民起义战争的惨烈。满谷徐徐山风,似在低吟这前尘往事。
被喊着继续赶路。此时,阳光更是明亮,灰白的石阶上洒满阳光,踏上去就感觉温暖,不由欣欣然继续拾阶上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力颇佳的几个同事已攀到了高处。平常喜静坐的我已挥汗如雨,只希望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我歇够再赶山路。
终于攀到了云空瀑。云空瀑是攀金顶山的一个大景点。源远流长的瀑布现在正逢枯水季,细流从70多米高的断崖落下,声音清脆,瀑布下的响水塘里沙石毕现,水浅浅的,清澈透明。在这里,观水、听水已不是重点。我站在瀑布对面的台阶旁,望向那千山万壑,感受树木枝杈透露的隐绿,满心宁静的祥和。
休息片刻,继续往上。此时,石阶颇是陡峭,一边注意安全一边全力向上攀着,一会儿就累得又想歇下了。
唉唉……上面的同事继续喊着我们,大声鼓励我们无限风光在险峰。只好咬牙坚持着往上攀登。那台阶也是左转右转,绕过一个突出的大石,终于赶上了先行的同事。她们在此闲坐,等着我们。看到我们,她们都大声喊着进行鼓励。可是我太累了,实在追不上她们。看看大小金顶还在远处,不由泄气。于是,和同事灵芝往上又走了一段路,感受了那旧台阶,就返回下山。
上山时感觉路那么长、那么陡,下山却颇觉轻松。一路放松,找来一根树木当拐棍,开始闲心看山、看树、看景。路上,突然望见一两枝粉红花儿的枝干,在这满山还瘦的时节真是俏丽。
走近石桥处突然听到清脆的流水声,放眼望去,桥下干干,哪有水呢?再仔细看,原来水声来自桥下水道处一翘起的乱石下。不由痴心,看介绍,金顶有四奇。一是金顶紫雾,二是奇树,三是奇石,四是奇坡。一路走来,金顶紫雾、石树、缠绕树、连体树、石龟、石马、石龙头、石虎等均有所见,但就是那奇坡却因未见到,心里颇留遗憾。
据说,位于大金顶北坡海拔
如今,在这枯水期但听水的清脆声,却不见水影,怎不让人想到金顶这第四奇。
一路心里琢磨,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