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成效显 基础设施建设快 农田水利成规模
我市民生水利惠民生
本报讯 (记者 温培雅)“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项水利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十二五”及2015年度各项水利工程项目总体进度为97%,由上半年的被动局面上升为全省第二位。淮河流域滞洪区建设项目、驻马店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明显。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精心组织,科学调度,2015年汛期(6月~9月)全市平均降雨量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加强。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发展节水灌溉、建设旱涝保收田为中心,以打井配套、水毁工程修复、灌区节水改造、山区小流域和平原骨干沟河综合治理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市实现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完成率102%;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45万亩,完成率118%;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万亩,完成率116%;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3平方公里,完成率104%。
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对我市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为良好等级,市政府对全市各县区考核顺利完成。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的招标工作。按照市政府宿鸭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彻底清除了宿鸭湖库区多年积累的2335个非法养殖网箱,有效改善了宿鸭湖水库的水环境。
移民工作和谐高效。后扶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我市2015度移民后扶人口为18.5万人,争取移民后扶直补资金1.1亿元,并全部发放到移民手中。2016年度后扶资金1.1亿元已提前下达各县区。移民项目工程实施稳步推进,完成2014年度移民项目资金8878万元,争取2015年移民项目资金1.7亿元。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督,项目工程管理逐步规范,全市未因移民工作发生越级上访。
水利改革发展协调推进。细化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试点、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改革试点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深化水利改革重点,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稳步推进的改革工作方针,各项水利改革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提升。理清行政权责,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157项权责清单和66个流程图通过市政府集中审核,在驻马店水利网面向社会予以公布。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了清河专项执法、保护水资源专项执法、严厉打击板桥水库非法采砂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重点领域水事违法活动得到遏制。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得到提高。
质量和安全监督成效显著。2015年通过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市直水利系统共检查出安全隐患40个,检测实体工程质量36个,检测项次397项,不合格项132项(其中一般问题40项、主要问题92项),不合格率33.25%,并在全市水利工程质量工作会议上对巡检结果进行了通报,涉及重大质量安全的均已得到整改。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
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加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查三保”活动,较真碰硬地抓好不严不实问题整改落实,营造讲严求实的浓厚氛围。深入推进“4+2”党建制度体系建设,第一次组织了基层党委(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两个责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深入推进。诚恳接受市委第四巡察组巡察,扎实做好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会议要求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快推进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重要堤防、水库水电站和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认真抓好汛期检查、监测预报、预案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灾等关键环节,落实各类防汛抢险预案,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同时,着力抓好抗旱工作,强化抗旱水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确保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加快水利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项目开工和杨庄滞洪区改建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未完工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度,力争2016年汛前完成竣工验收工作。板桥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必须6月底前上报省水利厅批复。西平县老王坡2座退水闸和平舆县蛟停湖进洪闸必须8月底完成病险水闸初步设计报批。做好三大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技改和科研工作,争取2016年宿鸭湖、板桥两灌区先期投资8500万元。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力争在2016年3月底前完成2015年度5个项目县的建设任务,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汝南县2015年度项目已完成报批,总投资2880万元,5月份之前开工建设,10月份之前完成建设任务。开展2016年度农田水利项目县申报工作,认真做好2015年度项目的财政绩效考评工作,争取全市2个县入围2016年度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内容,争取投资5400万元。开工建设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确山县薄山湖项目和泌阳县盘古山项目,已提前下达项目资金992万元,计划争取2016年度省级水土保持补偿费建设项目资金225万元、省级水土保持补助费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全市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累计投入25亿元,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98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2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2016年5月完成建设任务。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继续以实施重点民生水利工程为抓手,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利需求。2016年着重在已开展的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做好各县区5年规划,并合理安排2016年建设任务,计划2016年争取投资1亿元。继续做好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工作,及时完成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库区基金项目和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的审批下达工作,做好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年度审核和打假工作以及移民安置区移民群众的稳定工作。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三条红线”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进一步加强重点水域保护工作,打击水源地违法行为,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入河湖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打好水利扶贫攻坚战。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部署,立足水利行业实际,全方位加大水利扶贫力度。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保障、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重点,建立健全水利扶贫需求调查、项目储备、投资倾斜、统计分析、工作考核等机制,从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精准发力,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加快改善当地发展条件。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的稽查力度,狠抓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确保工程建设“四个安全”。加快水利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完善质监体系。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认真落实小水库管理办法,狠抓管理主体、人员、经费和责任落实,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强化政府监督行为。按照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的意见》提出的分级管理、权责一致、分工协作、全面覆盖的四个原则精神,落实政府质量与安全监督责任,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全覆盖,加大实体质量和安全生产巡检力度,巡检作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常态化工作。
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维护机制改革,明确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产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持有和管护,尽快建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落实党的建设各项任务。着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及时整改问题,堵塞监管漏洞。各级领导干部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始终做到干净干事、清白为官,树牢清正廉洁的行业形象。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任务已经明确,狠抓贯彻落实、确保目标实现,是对全市水利部门政治意识、责任担当、工作作风的重大考验,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以昂扬向上的锐气应对挑战,以锲而不舍的韧劲破解难题,推动水利事业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