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杨明华
近年来,常兴镇依靠玉米芯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错季节食用菌生产,每户在庭院里搭建1座~2座食用菌大棚,每棚栽培食用菌1000袋~2000袋。为推进食用菌发展,各村计划生育协会累计配套资金20万元,先后邀请省、市食用菌专家指导计生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他们还在上海、广东、武汉等省、市建立了食用菌销售窗口,签订包销产品合同,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解决了最后一道难题。
目前,西王庄村食用菌生产面积已发展到6万平方米,年生产鲜菇280吨;种植品种由起初的白灵菇发展到杏鲍菇、鸡腿菇3个品种,生产由一年一季发展到两季,栽培基质由玉米芯料为主发展到菌糠利用,年销售收入由最初的3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万元,全村家家户户都学会了食用菌生产技术,1000多名劳动力实现了转移。
“下一步,计划投资3000万元,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大中城市兴建30座食用菌大棚,派出得力技术人才,生产更优质的食用菌,让全国各地都能吃上新鲜的蘑菇。”西王庄村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王立印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