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2月19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心绪

发布时间:2016-02-19 07:46:44  

胡殿文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看看。用这句话描述人们过春节的心情,再贴切不过。农历的新年,照例是要回家看看的,猴年春节也不例外。

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农村,我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18岁时,我就外出求学。后来,上班、结婚、生子,平平淡淡的日子,普普通通的生活,只是回家的次数随着岁月的更迭越来越少。父亲因病早早过世,母亲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不想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缺憾。这些年来,不管工作有多忙,春节都要回老家陪一陪老母亲,听她唠叨一些家长里短,吃她老人家亲自做的饭菜。农历腊月二十七,我们一路风尘赶回老家,见到母亲从而开始短暂而又难得的团聚。要说腊月二十七正月初四,差不多一周的时间,不算短了,过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就像一阵风飘然而过。今年的猴年,没有腊月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夜,感觉是少了一天,仿佛刚刚还在说春晚准备就绪,期待大幕拉开;转瞬间,几个小时的年夜饭——春晚就结束了,接着鞭炮声由稠密变稀疏,归于平静,感觉年就过去了。一年又一年,似乎就在昨天。

有人说,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那么,乡愁呢?乡愁是一种怀旧的情结,回家是一种不舍的使命。不过,看看这千里淮河、桐柏一脉,再也不用哀伤的心情看待乡愁了。

今年的春节,是在桐柏山下小河旁度过的。记忆最深的当然还是除夕夜秉烛到天明。除夕最热闹——祝福短信的滴答声、鞭炮声,电视里的歌舞活色生香,相伴、相助、相亲洋溢着欢乐祥和,这是大自然最美和声。就像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农耕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击壤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初一的喧嚣过后是寂寥,再也没有了短信的滴答声,鞭炮的响声,时不时听到响声是零星的,就像是放冷枪,狂躁、狂热的劲头顿减。

桐柏山脚下,山上的冷风还是很厉害,除夕之夜我就患上感冒。老家过年就有初一不服药的传统,若患了感冒便极力掩饰,说不碍事。但是,流眼泪、流鼻涕、咳嗽、打喷嚏是掩饰不住的。特别是夜晚,咳嗽厉害,最终被母亲发现了。她说,到山上看看,挖一些癞蛤蟆皮(一种不知道名字的草药),兑鸡蛋炒一炒吃下,就可以治咳嗽。这个办法很灵验,小时候,农村人咳嗽了就用这样的土法治疗。我小的时候奶奶这样告诉我,且多次试验成功。现在长大了,知道一点科学知识,便科学服药。中西药结合,治疗这样的病应该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不能让母亲为自己担心,也不能违背过年吃药的习俗。尊重是儿子的责任,而母亲的牵挂、爱子之深,让我不能辜负她的心意。深夜自省,本想回家侍奉母亲,以尽孝道。不想又被母亲侍奉,心中倍感不安,久久不能释怀。母亲太过普通,但她同普天下的母亲一样平凡而又伟大。

门里是家,门外是世界。初一傍晚时分,伸一个懒腰,走出去,挖一些癞蛤蟆皮。门外的风景不错,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初一的落日余晖,似乎与众不同,它执着地把豫南山区这座小城装饰得十分精美,这是中原大地难得一见的美景。寻寻觅觅,弯腰挖菜,便将一把癞蛤蟆皮交于老母,母亲耐心地摘干洗净,不一会儿,炒好的鸡蛋端上来了。母亲说:“赶紧趁热吃了,明天就减轻。”我遵照母亲意愿,赶快吃下。“咋没有放盐呢?”母亲说:“放盐不好。”在家几天,都是吃母亲做的饭,这让我既感激又不安。自己也是年过半百的人,可是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那个体弱多病的娇儿。     

初一晚上,走出室外,仰望深夜星星的亮光,只是为了告别旧岁最后的挣扎。大年初二,一个人百无聊赖,蹒跚而上,便躲进深山发思古之情。初三是小破五,早上又听到鞭炮声,告知年越来越远了。下午四时许,山区多变的老天,不经意间下起了稀稀落落的小雨,不久又刮起风。我漫步在山脚下稻田旁菜园的田埂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时不时用手机拍照,都是一些冬季的杂草和菜苗而已。空气中虽然还漂浮着淡淡的年味儿,但照片是注定不值得发给网友分享的,没有特色就是没有关注度,人家关注的是奇闻异事,关注的是抢红包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段子。

       灰色的山坡上,沟沟坎坎,冷不丁掠过一群小鸟,鸟羽拍打着树梢远去,渐渐地看不见了。汽车、火车的嘶鸣声是听不到的,用心听到的是山野里一丝的寂静。不是身临其境断然感受不到它的妙处,平常一定要说的话一定会办的事,全然可以不管不问——只顾欣赏这小雨、小鸟、山坡、田野,恨不得把时光留住,把岁月定格。

    初四上午,留恋不舍地踏上返程。车越走越远,母亲还在那里招手,直到留下一个弓背的身影。春节假期离我们渐行渐远,骨肉亲情依然难以割舍。岁月的脚步永不停息,四季的更迭永无止境。面对人生,面对四季的变换,对于年过半百的人来说,闲暇时光更多了一份思考与感悟。有人说,在你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你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我们每个人都要亲近、尊重亲人;更要珍惜、呵护亲情,让我们的社会、家庭充满浓浓的亲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