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玉霞 王有震
“请你们来写写陈传成吧,他年年修桥铺路,方便了河两岸的百姓。”接到报料,日前,笔者采访了泌阳县马谷田镇罗店村罗店中组49岁的村民陈传成。
陈传成的父亲陈德忠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活鲁班”,雕梁画栋无所不精。他听说泌阳境内著名的铜山庙宇多次修缮,他主动义务献出绝活。他还经常修桥铺路做善事。他村的沙河没有桥,给村民带来不便。陈德忠就买树做成木板在沙河架桥。
耳闻目染父亲的举动,陈传成立志长大后做像父亲一样的人。十几岁时,他就跑到河边给父亲当帮手修桥。
“河上虽然政府后来修了桥,但是方圆附近的大小几道河都没有桥,陈传成和他父亲年年去修。”55岁的党员路正明说。
18年前,83岁的陈德忠与世长辞,陈传成照样每年一入冬,就去村北河架桥,这条河向西经过本村的衙门店和黄楝沟两个组的北侧。为了解决群众过河难,每年在天寒地冻前,陈传成到这两个村的北河分别楔上木桩,架上桥。
夏秋山洪暴发,桥被冲毁。可他到了寒冬,仍然修建不止。桥两边的道路被洪水冲垮了,他就用铁锨平整修好,该垫高的就加高。为了加固桥面,他还买来编织袋装满沙土垒牢。迄今,父子两代相继架桥270座。
贤惠的妻子涂相平非常支持丈夫的义举,并协助丈夫去架桥。前些年大儿子陈家兴和小儿子陈家顺在读初中、高中时,小小的年纪就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帮助爸爸垫土架桥。
为了修桥,陈传成将自家房前屋后栽的树锯完了,就买木材架桥,后改用水泥楼板。花钱虽然不多,但是周围河的几座桥年年被山洪冲毁,年年修,累计起来这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陈传成的家庭并不富裕,两个儿子上大学,全家仅靠6亩田地维持生计。这些年,他靠打工、种香菇、养猪和做水泥砖,才筹够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
有人对他说:“你家恁困难,两个孩子读大学,你到底图个啥?”“我啥也不图,就图老少爷们过河方便。”陈传成说。
采访中,镇政府74岁的退休干部朱本宇对笔者说:“高邑街北有条河,陈德忠父子俩多次去修桥。”
陈传成天生一副热心肠,一直以来,他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习惯,多次出手救人于危难之际。2009年正月初五傍晚,陈传成开着拖拉机回家,行至罗店东河时,看到河西岸的下坡处有一辆大三轮拖拉机侧翻在公路右侧的沟里,司机与妻子以及孩子全部受伤。陈传成把他们送往马谷田镇卫生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