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2月03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对路子好脱贫

发布时间:2016-02-03 09:16:01  

走对路子好脱贫

大力落实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之二

本报评论员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开展扶贫攻坚,就是要切断致贫返贫的根源,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在号准“贫脉”上多下功夫。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河南精准脱贫的路子,强调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条途径,在精准脱贫上出实招、见真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对照 “转、扶、搬、保、救”五条途径,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

“转”, 就是向城镇转移就业脱贫。发展产业、推进贫困人口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这是脱贫致富最根本、最有效、最稳定的办法。要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把产业集聚区等载体作为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搞好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脱贫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使更多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和城镇落户,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扶”, 就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脱贫。要把扶贫发展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与发掘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产业扶贫项目为抓手,在主攻主导产业的同时,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抓好龙头带动、加强资金扶持、搞好技术培训,调整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或产业工人,实现就地脱贫。

“搬”, 就是易地搬迁脱贫。对居住在生存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方的贫困群众,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摘掉贫困帽子,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计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建设。

“保”, 就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靠自身的条件没有脱贫可能性的贫困人口,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救”, 就是扶危济困脱贫。对那些遇到重大疾病、恶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性灾祸可能致贫返贫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和社会救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恢复和保持正常生活。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实施精准扶贫的内涵要义领会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