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2月0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雪中送暖到农家

——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连续9年回乡过年给老人发红包

发布时间:2016-02-01 09:18:13  

记者 刘华山

瑞雪飘飞,春节临近。昨天上午,正在郑州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享誉全国的“农民工司令”张全收,顶风冒雪赶回村里看望乡亲们。

“下着雪,路恁滑,你还回来干啥,我们都好好的!”看见张全收回来,乡亲们立刻迎了上去,握着张全收的手“责怪”。

“你们都恁大年纪了,再忙我也得回来看看你们,不看看你们,我年都过不好。”张全收也急忙扶着老人,把老人们搀进“全收希望小学”的教室内,唯恐冻着了他们。

连续9年给全村老人发红包

过年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发红包是张全收每年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既是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共享发展的体现。张全收此前已连续8年给全村老人发了红包,今年也不例外,给全村179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了400元红包。

“平时我工作忙,很少回来,快过年了,给你们发个红包,大家都高兴高兴、开开心心过个年!”张全收暖心的话语,惹得几位老人一边抹眼泪,一边唠叨起来:“全收这孩子比亲儿子还强呢,非亲非故的也对我们这么好……”

今年97岁的五保老人龚梗也拄着拐杖来到村文化大院,非要和张全收说说心里话。张全收首先给她递上红包,祝她健康长寿、乐享天年,又问她还有啥需要解决的困难。老人激动地握着张全收手说:“好孩子,奶奶真是托你的福啦!你把房子给我盖好了,又年年想着给我发红包、备年货,我啥困难也没有了。”

雪中送暖到农家

给老人们发完红包,张全收又踩着积雪到困难户家中慰问。今年34岁的苏记花丈夫因病刚刚去世,她一人带着两个女儿,大的6岁,小的才两岁半,公公也已经82岁了,家里十分困难。张全收当即承诺,以后两个孩子的学费全包了,开春再给她家修修房子,还掏出2000元钱交给苏记花,让她置办年货,好好过年。

今年63岁的郭四军老人已经瘫痪在床几年了,看到张全收来看望他,更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张全收握住老人的手劝慰他,要好好治病、保重身体,并给他拿了10000元的慰问金。

今年72岁的杨德堂老人因患病双目失明,张全收给老人家送去面粉、棉被、棉衣等慰问品和慰问金。杨德堂老人激动地说:“你恁忙还回来看我,真不知道咋感谢你!”

张全收也动情地说:“我是拐子杨村长大的,走到哪里也是拐子杨的人。你们都是打小看着我长大的,我对你们也像父母一样,有着特别的感情。你们现在年龄大了,应该享享福了,回来看看你们我心里踏实。”

当天的走访慰问活动,张全收一直持续到中午。对于需要救助的困难家庭,家家户户都送去了棉衣、棉被、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用品。

把拐子杨建成美丽村、小康村

走访慰问结束后,张全收顾不上吃中午饭,又忙着给村“两委”班子和学校老师开会,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并传达贯彻全省“两会”精神。

张全收说,省里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更多利好政策,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拐子杨村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土地流转进度、发展蔬菜大棚等现代农业,争取早日把拐子杨建成美丽村、小康村。

张全收十分关注“全收希望小学”的教育发展。2004年,在经济吃紧的情况下,张全收借钱捐建了“全收希望小学”,几年来,又多次捐款对校舍进行修缮维护,把学校建成了全镇数一数二的小学。

每年春节前回来,张全收都不忘给学校的教师开开会儿、鼓鼓劲儿。虽然快下午2时了,张全收跟老师们座谈的兴致依然很高。他勉励老师们,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拐子杨未来的希望,老师们一定要用心浇灌好、培养好,让孩子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雪花依然在飘,寒风依然很猛,路也更加湿滑了,但张全收“送暖”的脚步却无法停止。匆匆吃过午饭,张全收又赶往“全收敬老院”,去看望慰问那里他依然惦记的五保老人们。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