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石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了可以吃到雪白的馒头,穿上父亲买来的新衣。
过了小年,大年就近了,家家户户就忙着迎接新年。勤快的人家早就把年货准备好,就等着过年。我妈妈因为家务繁多,往往到过年时才把年货备齐。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子拿着炸好的馓子、蒸好的白馒头吃,我就垂涎欲滴。那时,农村过年讲究多,炸馓子时怕小孩子多嘴,油给老天爷喝了去;蒸馒头时,怕小孩子多嘴,馒头蒸不熟,所以,准备年货时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被赶得远远的。我们虽然嘴馋,但也只是干着急。馓子做好了,先敬天地,然后大人们看着嘴馋的我们,忍不住给我们拿了些去吃。那时的我们满心欢喜,吃起来别提有多么香甜。再大了些,蒸馍、炸馓子我也被派上用场。炸馓子至少要3个人。奶奶把揉好的面条盘到油盆里,我揉第一道条,妈妈揉第二道条,盘好条等一个多小时,馓子被放到油锅里。我烧锅,奶奶撑条,妈妈把炸得焦黄的馓子捞上来。我烧锅时有时候碰到劈柴湿,光冒烟不着火,呛得喘不过气。妈妈发了脾气,让我出去,我求之不得,临走还忘不了拿一把馓子去吃。从那以后,炸馓子时妈妈就再也不让我靠近了。不过,她又交给了我一项光荣任务,让我帮家里包饺子。我心里非常不满意。包饺子哪有那么容易,洗萝卜、洗大葱,切肉、剁馅,冻得我手发红发肿,累得我筋疲力尽。我家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7个,可以说是人口众多,当时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能吃,特别是吃饺子,一年难得吃上几次,端上来当然是一扫而光。我们北方过年,初一那天每顿饭都是饺子,所以包饺子那个累啊,现在想起来心里都怵。虽是这样,我心里还是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了,可以穿上父亲买来的新衣在村里走来走去;因为过年了,可以串门走亲戚;因为过年了,可以放鞭炮、提着灯笼满村子到处拾鞭炮。
现在的人们,不像过去那样缺少美食,对过年的渴望远不及当年的我们那么狂热。小孩子也没有过去我们那样对过年的热切盼望。不过,我还是盼望过年,每到过年,还会买来鞭炮、蜡烛,精心准备年货,细细地品味过年的滋味儿。过年真好!过年了,可以一家人团聚,可以享受亲情的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