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市工商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46.55万元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宏斌 马春杰)2015年,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中心和各级消协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28915件。其中,来访、来电、短信咨询17084件,投诉1491件,举报21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46.55万元,加倍赔偿损失金额58万元,行政罚没金额294万元。
据了解,商品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日用百货、家用电子电器、其他商品、家用机械等方面。其中,日用百货投诉量位居第一,主要集中在皮鞋开胶、脱皮,服装缩水,饰品脱落等质量问题方面。家用电子电器投诉量位居第二,主要集中在手机、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等商品质量方面。其他商品投诉量位居第三,主要问题是购买的储值卡、现金卡无法使用,购车预交车款、购房定金要求退付及合同纠纷等方面。家用机械投诉量位居第四,主要集中在家用汽车、农业机械用播种机、三轮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车辆外观有瑕疵、购车不给合格证、承诺送的物品不兑现及一些隐性不合理费用损害消费者权益等。服务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修理维护服务、电信服务、其他服务、居民服务等方面。其中,修理维护服务类投诉量位居第一,主要是消费者在商品维修后没有索要维修凭证,商家以各种借口不履行“三包”责任、不维修或推延维修等。电信服务投诉量位居第二,主要是安装的宽带售后服务跟不上,如线路损坏得不到及时处理;安装的宽带必须捆绑手机或固定电话,否则不予安装;未征得消费者的同意擅自增加或开通有偿信息服务等问题。其他服务投诉量位居第三,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婚纱摄影服务消费不明白,办理的美容美发、游泳、购物卡限制使用和美容健身效果差等。居民服务类投诉量位居第四,主要是个别商户突然停业或转让,消费者办理的消费卡或票不能正常使用;水电气公用企业服务质量差;摄影服务中,商家以各种理由多收费等。
消费者咨询的热点:一是涉及自来水、天燃气等居民服务的咨询居多,电信服务质量、手机及宽带信号差、电信服务热线不作为等成为咨询的热点问题。二是店面、公司关、转、停业等,消费者办理的会员卡、储值卡、购物券等无法使用。三是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微信购物等作为新型的购物方式,产生的消费纠纷不断增长。
消费者举报以无照经营的举报居首位,涉嫌无照经营的举报主要集中在加油站、小商店、“黑网吧”等方面。涉及产品质量的举报位居第二,主要集中在酒、饮料、食品加工以及加油站销售汽油、柴油质量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