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1月2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狗冢庙传说

发布时间:2016-01-22 07:26:15  

       遂平县和兴乡李屯村有一高近10的大冢,名曰狗冢,上面有一座庙,名叫狗冢庙。王莽撵刘秀狗冢庙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夺得帝位,天下大乱,战争连年不断,王莽调集军队对各地义军进行镇压。刘秀带母率领一支义军在舞阳地区与王莽军队相遇。由于寡不敌众,被王莽大军一路追杀到今上蔡县五量寺乡,刘秀义军被莽军冲散,刘秀逃到今遂平县和兴乡李屯村北附近,这里过去是一片芦苇荡。他躲进草丛,又累又饿,力不从心,倒在草地中不知不觉睡着了。王莽军队一路穷追至西平焦庄乡湖坡村,看到一望无际芦苇荡,无法搜寻,于是四处放火,欲把刘秀烧死其中。待刘秀一梦醒来,追兵已无,四周皆是一望无际的焦土,只有身边一片杂乱的荒草倒在地上,上面沾满了泥水。一只湿淋淋的白狗躺在自己的身边。刘秀顿然明白,原来白狗为了救自己,跑到一条小河中,用自己身上的毛沾满了泥水,到刘秀周围草丛上翻滚,使草不能燃烧,保护了自己。白狗经过长时间的来回奔跑,活活累死。刘秀很感动,对白狗许诺:“白狗啊,如果我得势,一定为你修冢庙,报答恩情。”

刘秀兴天下后,于东汉初年,调动数千民工,兴土动工,修建了气势浩大、雄伟气派的庙宇,取名狗冢庙,以示纪念。

狗冢庙的传说最早是以民间口头故事传承下来的,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232月,刘玄称帝后,绿林军一面由刘演率领主力继续围攻宛城,一面派王凤、王常、刘秀等率兵北进,相继攻占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东北)、郾县(今河南郾城南)等地,以保障主力攻克宛城。王莽大为惊慌,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征发各郡兵42万,号称百万,从洛阳南下援救宛城,企图一举消灭绿林军。各地郡兵奉命向洛阳集中,旌旗辎重、千里不绝。王邑、王寻率先头部队10万人,在颍川会合了严尤、陈茂军后,直逼昆阳。这时,昆阳的起义军只有八九千人,他们与来势凶猛的莽军采取坚守策略。另派刘秀率领骑兵分路突围郾城、定陵一带调集援兵,增援昆阳。刘秀等被王莽军一路追杀,在定陵、宛城等地集结各路义军,带领1万余名援军杀回昆阳,大败莽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经典战役“昆阳之战”。

遂平古时候是进出南阳的重要关口,而遂平又位于古郾城、定陵到南阳之间,因此为该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条件。

现存于李屯村狗冢庙有清代石碑三块,一块为大清乾隆《重修狗冢庙》广生祠石碑,碑载:“古从东汉为之……遂平县东北三十里许,有狗冢庙者,更推起由来,知湿水沾草之说。”另一块为《重修狗冢庙广生殿神祠》石碑,碑记:“昔先王以神道设教殿宇。遍及天下……从此起距遂平县东北离城三十里许。古有狗冢庙……创之初建自东汉光武皇帝始然……”还有一块石碑为大清同治年重修狗冢庙石碑,碑文不清。

1996年《遂平县志》记载,狗冢庙冢高10余米,占地132亩,大殿供玉皇大帝泥塑,泥塑下塑一犬,蹲式,首仰天。由于历史原因,屡遭破坏, 1928年几次扒庙办学造成一片废墟。1968年修路,使埋在地下的砖瓦被挖走。1975年,土冢西南各建砖窑两座,至使土冢被挖许多。19885月,李屯村群众自发捐献有关物品重修一座简易的庙宇,每年农历三月十九定期举行庙会。

遂平县李屯村狗冢庙,是我国唯一一座祭狗的庙宇。近年来,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19983月,狗冢庙遗址被遂平县人民政府定立为文物保护单位。2007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佳瑞 辑自市政协文史委《天中记忆·文化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