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1月18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平高槐树大铜器

发布时间:2016-01-18 06:57:47  

       古时候,西平县芦庙乡高槐树村是一个集镇。村西北靠河边有一个老槐爷庙。庙前有一棵大槐树,庙后有一个宽大的石板桥。传说,有个举子进京赶考,路过该村时,拜了老槐爷。当时,天气炎热,他见大槐树枝叶茂盛,又高又大,就把马鞭子挂在树上,在树下休息,走时却忘了拿鞭子。当赶到长安在考前洗脸时,从脸盆中看到自己的马鞭子。他心想这可能是老槐爷显灵了,如果金榜有名,必重修庙。后来,这位举子果然中了状元,就在该村重修了老槐爷庙,并把该村名改为高槐树村,还举行了盛大的庙会。村中的大铜器、狮子舞、鱼灯、花灯、走马灯、剪纸等活动,也就从那时成立了同乐会。

       高槐树大铜器传人刘青云说,会头(指挥)传到他时,也说不清多少代了。从他记事起,他爷爷就是会头。那时条件不好,白天劳动,晚上出灯,没有电和蜡烛,就用油炸纸捻子点上照明,一晚上能走三四个村演出。那时,他就特别喜爱大铜器,铜器放在他们家,他总是时常敲打,让爷爷教他大铜器点子,有时在上学路上用手按节奏拍打。

       刘青云说,后来会头传到了他父亲,对那些古老的铜器点子,他都会打,而且打得特别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平县文化馆对大铜器演出活动特别重视,他就把传统打法和现在打法,又加上他对一些传统技法精心收集和改进进行了编排。村民们看后都说好看,都说他比他父亲强,让他父亲把会头传给他。

西平县大铜器主要有八大扇(两对铙、两对镲),还有振子(大鼓)等。玩(表演)时边舞边打,传下来的老技巧及绝活有传、撂、翻铙镲,对击和闷击等。常用点子(曲牌)有50多首。

20072月,西平大铜器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6月,西平大铜器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刘青云又整理出了很多具有表演技能,还有观赏性的传统节目。200811月,在国家文化部、江苏省政府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中高槐树大铜器代表河南省参加,荣获金穗杯;20091月,受邀参加省文化厅举办“春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演出;20103月,受邀参加中原古韵——河南(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06月,大铜器、大喇叭、唢呐受邀联合参加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综艺晚会“山海相约·2010开场和压场演出;20109月,在河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荣获金奖;20113月,受邀参加中原古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19月,参加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联通杯”全市民间艺术表演赛,荣获一等奖。

       (徐佳瑞 辑自市政协文史委《天中记忆·文化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