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 热血公仆
——记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好人检察官贾峰
记者 韩祖和 王振江
15年,风雨无阻,他义务献血(包括血小板)67600毫升,相当于13个成年人的总血量。2015年,他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他不计个人得失,牢记使命,一身正气,敢于担当,默默无闻将每个岗位坚守成最出彩的地方。他带领的部门工作经验多次被上级检察机关推广。
他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岗位上的点点滴滴奉献,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人民检察官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2015年10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
他就是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监察科科长贾峰。
“‘中国好人’,热血公仆。”这是许许多多接触过贾峰的人对他的评价。他感动了太多的人。鉴于贾峰在平凡之中铸就的不平凡,前不久,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专门下发表彰决定,号召全市检察系统向贾峰学习。
一腔热血 15年初心不改的爱心坚持
贾峰深知自己的血小板对这名患者的生命意味着什么,便匆匆穿上衣服和鞋子跑下楼去。他不会开车,也没有车,时间就是生命,他自掏腰包花200元钱在街上打了一辆出租车就急迫地向驻马店市区赶。赶到驻马店市中心血站,没来得及喘口气,他就进入了状态。由于他的血管壁较薄,工作人员在他的左右胳膊上各扎了3针,才抽出了血液捐献了2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看着这位已经多次奔波60多公里从平舆县赶到市区为素昧平生的患者献血、这一次又是因为他的及时赶来给予患者生的希望的好人时,几位血站工作人员感动得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对贾峰的敬意。
“他的血比很多人的‘热’,他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令我们非常感动。”熟悉贾峰的驻马店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贾峰的献血历史可以追溯到15年前。当时,义务献血还不被大众所认可,部分人还有抵触情绪,“献血会折寿命”,人们对无偿献血还存在偏见。2000年8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贾峰看到一则献血的公益广告,大意是献出一点鲜血就能够使一位患者成功抗击死神的威胁。当天,他第一次走进了采血车。时至今日,他还记得第一次无偿献血的情景,当时他还有点紧张,感觉到刹那间皮肤的刺痛,看到导管中流出的鲜艳血液,让他终生难忘。但是,想到自己一点小小的付出或许能拯救一位患者,内心无法形容的激动和幸福远远超过了身体短暂的疼痛和恐惧。“我要坚持下去。”贾峰在内心对自己说。
轻轻的一句诺言,贾峰矢志不渝坚持了15年。
坚持义务献血11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贾峰决定义务捐献病人更需要的血小板。
那是2011年的一天,贾峰去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探望一位患病的朋友,看到同在医院住院的新蔡县一位10岁身患白血病的小学生,每两个月就要来医院输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是1600元钱,因家境贫寒,后来放弃治疗回到家中,靠到诊所打针维持生命。这名不幸孩子的情况深深触动了贾峰,经过向专业人士咨询,他了解到患者大出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需要大量的血小板,血小板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献血小板比献血复杂,要求多、时间长,一个献血小板的过程有2个多小时,一般人或难以符合捐献条件或对漫长的捐献过程望而生畏,捐献血小板的人不是很多,所以血小板非常紧张。从那时起,他毅然决定开始捐献血小板。
血小板在流动的采血车上是不能完成捐献的,采血车没有安装专用的设备,所以每次捐献血小板都要到驻马店市中心血站捐献。每次到驻马店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从平舆县城到驻马店市区,再回到平舆县城,他除偶尔乘坐熟人的顺路车外,大多都是自费搭乘公交车,有时遇到市中心血站约的急诊,没有班车可乘,就自费包下出租车往返。
一心为公 他在哪个岗位都出彩
“他是那种公而忘私的人,多年来不管工作岗位如何调整,他都默默无闻地将份内工作干得出彩出色。”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单燕燕、政治处副主任韩辉等与贾峰共事多年对贾峰比较了解的老同事这样评价他。
贾峰1965年出生于平舆县城一个普通家庭。“要做一个好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父亲从小对他的教诲。
1984年,因几分之差没考上大学的贾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校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年11月份,全国工商系统首次举行公开招干考试,贾峰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进平舆县工商局。刚出校门就走上工作岗位,贾峰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他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还随身携带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遇到事情马上记下来,这个习惯他坚持到现在。很快,他便脱颖而出,撰写的简报频频被上级机关采用,撰写的新闻作品登上了杂志报刊,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赞赏。
在平舆县工商局工作期间,工作再忙,贾峰也没忘记学习。1989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认认真真在学校充了两年“电”。1991年毕业后,他又回到了平舆县工商局,主要负责工商局检察职责方面的工作。在工作期间,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配合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做一些工作。他专业的工作水准和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被当时的平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慧眼相中。有一天,这位检察长把贾峰喊到检察院,给了他4册卷宗,让贾峰在规定时间内写几个材料。贾峰在规定时间内把写好的材料交给这位检察长,这位检察长看后非常高兴,一纸调令将贾峰调至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工作。
1995年4月,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科缺乏力量,检察院领导想到了他,因为纪检监察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儿”。担心他有情绪,领导便征求他的意见,正在检察院办公室干得风生水起的贾峰对领导说:“你们多想了,我是党员,服从组织安排是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他立即投入到新岗位的工作中,从陌生到熟悉,他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全市检察系统纪检监察人员。1996年5月,因为贾峰过硬的人品、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他成为领导和一些科室的“香饽饽”,被调整到该县检察院政治处,1996年12月被提拔为副科级的政治处副主任,协助领导在新岗位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分管的工作在驻马店市、河南省检察系统多次受到表彰,一些先进经验在全市、全省检察系统推广。
2009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贾峰又被平级调整到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监察科当科长。选他到这个岗位,也是平舆县人民检察院领导几经考量的结果。还是没有一声怨言,贾峰乐呵呵地又上任了。
“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我们一身正气、率先垂范、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谁触犯了纪律一律公平处理。”一上任,贾峰就对科室人员严格要求。
正是对“打铁须得自身硬”和“一碗水端平”这两大原则的始终坚持,使贾峰一身正气、敢于担当、坚持原则、认真督察、敢于“碰硬”、敢于向违法违纪者“唱黑脸”,确保了各项规章制度在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得到有效落实。
在贾峰眼中,违纪不分大小,他只要发现,就会揪出来,有时会让人下不了台。在采访中有一个细节给人印象颇深,为了抓好上班纪律,贾峰从最简单的上班签到抓起,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实行的是上班手写签到,贾峰常年坚持提前上班,站在签到簿旁边,认认真真盯着你签,对个别不自觉代签者,当场指出来,毫不留情面,有时让人下不了台。“我就遭遇过贾峰的火眼金睛,以前我在办公室岗位工作时,晚上常常加班,第二天早上不想起床去签到,想让同事悄悄代签一下,却被贾峰当场指正,刚开始有点想不通,后来看他一视同仁,便从不太理解到由衷佩服他。”平舆县人民检察院政治处主任赵艳说,“他还经常一个科室一个科室检查人员在岗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治病救人,防患于未然,提醒干警不违法违纪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围绕关口前移、警钟长鸣、做好预防,贾峰所在的纪检监察科动了很多脑筋,做了大量教育、提醒工作。为此,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
贾峰办公桌上的3本工作笔记本吸引了记者,打开翻看全是贾峰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每天记录的一点一滴,比如“今天是星期日。上午赵新用反贪局QB389车去驻马店市办案,派车人:尹尧,批准人:王发政。侦查科李国启在值班室值班。落款时间:
“人家一周上班5天,而他是7天。”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褚海霞“心疼”地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2012年以来,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党组要求纪检监察科除正常工作时间外,每个周六周日、节假日也要查岗,认真督察机关值班、安全保卫和车辆外出、返回情况等。从接受任务的那天起,贾峰风雨无阻,始终如一,只要不出差,每个周六周日、节假日和每天晚饭后他都雷打不动到单位来,认真督察机关值班、安全保卫和车辆外出、返回情况等,发现特别情况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检察长报告。
“能有贾峰这样优秀的纪检监察人员我非常感动。安排他一周在固定时间往我手机上发几次督察信息,他牢牢记在心上,从不偷懒,次数和时间从不改变,四年如一日。你看他发的督察信息条理清楚、语言简练,这得下多大功夫啊!”平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魏道军边打开手机让记者翻看贾峰发给他的督察信息,边感慨地说。
一颗红心 他用善良温暖周围的人群
工作中贾峰一身正气、铁面无私,但在工作之外,他对待同事、朋友却有一颗火热的心。
贾峰的同事孔建国提起贾峰心生温暖。孔建国与贾峰是邻居,孔建国的女儿孔泉正上小学,由于孔建国的妻子也很忙,有几次夫妻俩忙到晚上才想起把放了学却没带家里钥匙的女儿忘了,夫妻俩匆匆忙忙赶到家,却看到女儿正在贾峰家被贾峰照看着。贾峰对孔建国夫妻俩诚恳地说:“你们的工作加班多、事情也多,成忙你们的了,孩子放了学可以先到我家,没事儿。”
去年一个同事的亲戚遭遇了困难,贾峰听说后,多次帮忙找县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当有关部门的领导得知前来热情反映情况的贾峰并非困难者的家人而是一个热心肠时,非常感动,经过申报,最后给予贾峰同事的亲戚2000元救助金,把贾峰的同事感动得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
与贾峰一个科室、刚大学毕业就考到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的梁宁性格有些内向,刚开始由于业务不熟,经常犯错误,但贾峰每次都是和颜悦色地指出她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像是在和我商量,给了我很大鼓励。有一次一个材料贾科长帮我耐心修改了四五遍,我非常感动。”梁宁说。
“有困难,找贾哥,准没错。”贾峰的同事说。
一往情深 他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百善孝为先。贾峰兄弟姊妹5个,他排行老大,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职工,两位老人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成人,而贾峰的妻子张淑平也是兄弟姊妹4个。贾峰的父亲从儿子结婚第一天就告诫儿子:“你要把岳父、岳母当成亲爹、亲娘孝敬,你是家中老大,要给兄弟姊妹带好头,做一个有孝心、重感情的人。”
贾峰的孝心和仁爱照亮家中每个角落。只要有机会贾峰就往4位老人那里跑,每次去了都不空手,拿点老人爱吃的东西,与老人交流交流,其乐融融。贾峰的岳父、岳母对这个女婿很满意,见人就夸女婿孝顺。
贾峰有一个大伯,是贾峰的爷爷、奶奶抱养的养子,但贾峰亲得很,把大伯一家人当亲人对待。大伯一家人生活在乡下,家境不是很好,贾峰经常去看望。一次,大伯家的二儿子有病需要做手术,贾峰除了跑前跑后张罗外,还拿出4000元钱给他治病。
心换心,情换情。公公、婆婆对张淑平更是满意,婆婆许多知心话不愿给亲闺女说,却喜欢说给张淑平听。2008年,贾峰的父亲患上了心脑血管病,贾峰在工作之余,一趟趟往医院跑,悉心照料父亲,2010年12月,父亲安详去世。2004年,贾峰的母亲患上了宫颈癌,贾峰、张淑平立即陪老人及时治疗。看到婆婆情绪低落、因怕花钱不愿配合治疗,张淑平苦口婆心做婆婆的思想工作,硬是让婆婆乐观了起来,主动配合治疗,目前老人状态不错,每天乐呵呵的。
“夫妻两人在工作中比着敬业。”熟悉贾峰和张淑平的人都这样说。张淑平目前是中国移动驻马店市平舆分公司副经理。1989年从河南省邮电学校毕业后,她从一般的机务员干起,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业绩非常突出,被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连续3次授予驻马店市“首席员工”称号,多次获得中国移动驻马店分公司优秀员工、市“三八红旗手”、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要做一个心中有别人、积极向上的人。”这是贾峰对自己的孩子说得最多的话。他的孩子非常懂事、优秀。女儿大学毕业,目前在郑州上班,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发下来就分别给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及亲戚买了礼物。儿子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一所学校,目前是班长。“他家的两个孩子让人羡慕。”贾峰的邻居说。
“给予比索取要幸福,人生的意义是奉献。”这是贾峰朴素的人生观。
他很低调,义务献血10年后,他的同事和家人才知道。他像一头默默无闻只管埋头干活的老黄牛,把最平凡的工作干好是他的追求。在副科级的岗位上他干了19年,从没因为自己的个人进步问题找过组织。他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用心经营着自己温暖幸福的家。他像一团火,温暖和照亮身边的人。他让很多人心生崇敬,愿意去一起温暖和照亮这个世界,在他的感召下,许多亲朋好友和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很多同事都自觉加入了义务献血的队伍。“要像贾峰那样好好工作、好好经营幸福家庭、好好做人。”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很多贾峰的同事说得最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