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6年01月0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确山县为干部廉政“把脉问诊”

发布时间:2016-01-08 08:36:14  

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提升干部教育监管实效

确山县为干部廉政“把脉问诊”

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段阳东)去年以来,确山县纪委坚持抓早抓小,实行干部廉情“三分法”,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升干部教育监管实效。

分层对象防控。把廉政风险防控对象划分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其他机关工作人员和村(居)负责人三个层次,严密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第一层次,重点围绕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情况,主要排查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主体责任落实是否到位,班子成员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的苗头性问题。第二层次,重点围绕岗位廉政风险状况,主要排查机关工作人员所负责的相关工作和权力运行是否存在苗头性问题。第三层次,重点围绕农村基层权力规范运行情况,主要排查村(居)负责人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的苗头性问题,是否按基层岗位职责行权履职。至目前,该县已实现对全县所有单位廉政风险对象分层防控的全覆盖。

分色预警管理。按照廉政风险大小和危害程度,把廉政分析排查中发现的高风险人员划分三个风险等级,探索推行红灯、黄灯、蓝灯“分色预警”管理模式。即“亮红灯”表示廉政风险危害程度大,存在可能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廉政风险。“亮黄灯”表示廉政风险较大,存在可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触犯党政纪规定的廉政风险。“亮蓝灯”表示廉政风险较小,存在轻微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今年,该县共收集红灯信息9条、黄灯信息14条、蓝灯信息72条。

分类线索处置。把纪律和规矩作为衡量干部言行的“标尺”,对廉情状况分析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实行分类处置,通过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处置、早防范五项机制,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及时处置各类问题线索,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即对反映问题笼统或不全面的,及时进行谈话咨询,核实相关情况;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还不足以党政纪处分的,及时进行提醒监督;对在初步核实中发现存在违纪问题的,进行党政纪立案调查。

至目前,该县纪委共立案118件,党政纪处分134人,发现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8个,同时针对性制定相应廉政风险防控措施246条,出台规范权力运行相关制度7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