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军
近日,又有两家车企负责人岗位调整。对此,应对逐渐变冷的市场和提高销量几乎是唯一的解释。2015年,车企人事变动一直在持续,而且比此前几年的流动更快更频繁。这其中既有正常的人事变动,也有外部因素的使然,当然最重要的推手还是市场。虽然刚刚公布的2015年12月的产销数据还算可以,但一个月的飘红无法掩盖去年车市的“凄凉”,人员调整也成为常规动作,寄希望于新人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气象,终极目标是销量的新高度。
之所以汽车销售增速放缓,一方面是经济下行的压力使然;另一方面是汽车市场由完全空白发展到部分市场饱和,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市场发生变化的同时,包括销售策略在内的经营理念也应随之调整。
在大城市,经过此前20多年的积累,汽车更新比例逐年提高并保持稳定,更新换代的购买人群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而消费者在更新换代车辆时会面临品牌的再次选择,留住或争取这部分消费者则正是销量组成的重要部分。要争取这部分消费者,一方面是产品和品质要满足其向上的需求,一方面则是此前的服务和品牌积累。如果对于消费者而言此前是不太美妙的体验,那再一次选择原品牌的可能性就很低,甚至为零。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同级产品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服务就成为左右其选择的关键因素。其实,其他市场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也会到达这一阶段,服务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提升现有的服务水平,也就是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据介绍,在日本有些品牌的品牌忠诚度达70%,有如此厚实的基础,销量自然有了更多保证。而要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需要车企、经销商有严格、合乎实际的标准和流程,一方面则需要有贯彻上述内容的机制。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服务好现有用户的重要性,服务也是销售的一部分,可为今后的销售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