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 超 张新理
“我们是一所为残疾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机构。这些孩子都患有先天性聋哑、自闭、脑瘫、唐氏综合症等。23个孩子中,有一大半来自驿城区、南阳等县区的农村。” 妈妈爱特教之家创办人孙艳向记者介绍。
为让这些残疾孩子与正常孩子一样有学上,自2015年开始,孙艳在市区解放大道西段租赁了一所农家小院创办起了驿城区妈妈爱特教之家。9个月多的时间过去了,孙艳用自己博大、宽厚而绵长的母爱,为23个残疾孩子洒下了一片阳光。
一次偶然机遇,孙艳发现一些因残疾而不能入学的孩子有着和自己孩子一样对读书的渴望。因此,办一所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迅速成为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让残疾孩子一边能进行康复训练一边又能有书读。
据了解,23个残疾孩子中最大的10岁,最小的3岁。和孩子们在一起,孙艳的心里总是快乐的,孩子们的心里是幸福的。每天晚上,孙艳总要搂着最小的孩子睡。这些孩子中大部分有脑瘫、聋哑、肢体残疾等,孙艳就自学按摩技术,每天都要轮流给孩子们进行按摩。训练孩子,孙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今年7岁的尹意喜是一个患有先天性语言障碍的残疾孩子,从小时候就不能轻便地发声说话。孙艳每天打开尹意喜爱看的电视,并买来他最喜欢的奥特曼小人书,还用各种零食“诱惑”他,但效果不好。后来,孙艳发现尹意喜爱吃苹果,就买来几箱苹果每天“引诱”他发声。在几千次的“吃苹果”康复训练之后,尹意喜终于会说“苹果”了,并且基本上能与正常孩子进行语言交流。
其实,孙艳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有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晚上要抱他们上厕所等。孙艳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由于孙艳创办妈妈爱特教之家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学生学费,再加上学生家庭因疾致贫放弃康复培训的机会,学费只得一再减免。目前该中心每月学费收入不足5000元,而教师工资、水电费、房租费、办公费支出达3万元,因此每月净亏损就达1.2万元。长此以往,办学必是难以为继。但孙艳却说:“只要这些残疾孩子快乐,我就快乐。”
采访即将结束时,孙艳动情地指着孩子们说,每天看到这群可怜、孤独的残疾儿童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神,以及悲观绝望的家长们那痛苦的表情,谁的心灵不会为之震撼!为了这群特殊的残疾儿童,为了这些因有这样的孩子而濒临破碎的家庭,也为了给社会增加一些儿和谐和安宁,孙艳真诚地发出“救救这些可怜孩子”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