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晓晖
她曾是工商银行的一名领导干部,先后任工商银行西平县和遂平县行长,30多年的岁月里,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挚爱的金融事业。而今,她叱咤风云,搏击商海,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果敢与气魄,在纵横捭阖间独领风骚。她就是市人大代表、河南凯威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杰。
2006年,卸下一身荣誉的王新杰本可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她却作出一个令家人都始料未及的决定:办企业!
“放着清福不享,还受那份罪。”不出所料,当和家人说起自己的想法时,立刻一片反对声。
“反对也要做,因为人闲着没事,就变成了废人。”王新杰说。为了这事,她没少和家里闹矛盾。
选择了创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辛。她首先面临的是项目选择、资金筹备等难题。为选准项目,她先后到全国10多个省、市20多家企业考察学习,参加全国政策、项目信息发布会,广泛收集信息。最终,独具慧眼的她抓住国家加大对中西部电力、通信、铁路建设投资力度的机遇,决定上马以生产电力、通信、铁路等行业用铁塔、钢管塔和热浸锌为主的工业项目,填补豫南热浸锌生产的空白。
项目有了,可钱从哪里来呢?为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通过多次考察与恳谈,她与广西凯威电力通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引进上千万资金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她还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并以房产抵押等形式争取信贷资金。
2007年8月,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河南凯威钢构有限公司成立并动工建设,4个多月后,公司投产运行。
为打造一流企业和品牌,她把加强企业管理,狠抓产品质量,争创名优品牌,打造一流企业作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先后引进全自动角钢生产线、数控液压冲孔等先进生产设备,配备了国内先进的可视化PLC自动温控系统和集成电加热板热浸锌炉,成为全省唯一自动化电加热热浸锌防腐生产企业,并建立了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技术实验室和市级技术中心。同时,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完善了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制度管理、技术保障等方面为产品质量提供坚实的保证。
为开拓市场,她极力倡导“与客户的距离无限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就无限大”的服务理念,组建了专门的市场营销队伍,在全国重点省、市设立常驻机构,积极参加各地招标活动,宣传公司的产品和发展优势,并扩大销售领域,做好售后服务。通过几年发展,公司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铁塔、钢管塔及热浸锌产品市场占有率由过去的23%提高到36%,客户满意度由88%提高到98%。公司开发研制的新产品,先后有10多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有6项技术获得科技发明成果专利,并先后完成了青藏铁路和北京鸟巢钢构架、国家电网新疆至青海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京广高速铁路输电线路钢构架等20多个国家重点输电、通信、铁路建设工程产品生产供应,产品质量赢得了国家电网、原铁道部等国家、省、市有关单位的高度评价。
华丽转身谋嬗变,策马扬鞭一路歌。在她的努力下,现在的凯威钢构已发展成集电力、通信、广播等行业用铁搭、钢管塔、钢构架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研究设计、生产、热镀锌、安装、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规模全省第一,产品热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并出口印度、柬埔寨、多巴哥等国家,年产值1亿多元。
“有能力就要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王新杰说。
在公司内,90%的员工是下岗职工和农民工。不仅如此,每年,她都拿出数万元资金开展捐资助学和救助贫困家庭、残障儿童等。2013年,得知有个上访女孩因就业问题,10余年不断上访,并因此精神极度抑郁。了解情况后,她多次和女孩谈心,并安排她到公司上班,免费食宿,还要求公司员工主动关心、爱护、帮助她,让她看到希望,女孩脸上笑容多了起来,重拾生活的信心,现已成为公司一名业务骨干。
在公司一楼大厅内,“放飞心情、实现价值、回报社会”12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是王新杰诗意表达、个人人生观的体现,也是公司的精神凝聚。
每年八一建军节,她都拿出专门资金到县武装部、刑警大队、消防大队慰问。一次,她在朱杨村开会,看到学校陈旧不堪,她拿出10多万元购买电脑、图书、桌椅,帮助学校配齐了教学设施。在她的帮助下,先后有20多名失学儿童顺利完成了学业, 30多个困难家庭实现了脱贫。
“作为企业负责人和人大代表,扶弱济困是我应尽的职责,我会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说。为履行好代表职责,她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先后提出《关于小红河治理的几点建议》和《加强农村污染治理的意见》等意见和建议,均得到政府部门的好评与重视。
“下一步,要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为西平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积极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认真履行好职责,不辜负群众对我的期望。”王新杰诚挚地说。
莫道桑梓晚,彩霞尚满天。如果说岁月是一首歌,那么王新杰便是不知疲倦的歌者,声起声落,在低吟浅唱中,不知不觉中清浅了时光,美丽了流年,更深邃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