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占斌
作为我国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征程中的一次关键性会议,十八届五中全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十三五”进行战略性、全局性、整体性科学谋划的高超智慧,勾绘出全景式战略图谱,是全面建成小康的一次最新布局,必将指引我们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
提出“六个必须”发展原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与“魂”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既彰显了我们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基本原则,也凸显了改革发展成果要与人民公平共享的基本宗旨。”这六大发展原则相得益彰、彼此支撑,是“十三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与“魂”。
明确新的五大发展理念:将生态环保放在空前的高度
改革发展,理念先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将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既突出了创新在“十三五”时期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遥相呼应,以创新创业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美丽中国”首次写入规划,又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既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也将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
首次提出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用了决胜阶段这个词,表明了我们党夺取全面小康社会胜利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紧迫性: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要强化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最大程度地释放改革的新红利。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强化了体制机制创新的紧迫性,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到2020年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突出了一批国家战略措施:构成“十三五”全景式的战略图谱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公报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公报强调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等。这些战略框架清晰而且明确,构成了一幅“十三五”全景式的战略图谱。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