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12月05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话大王”郑渊洁回母校谢师恩

发布时间:2015-12-05 10:24:51  

记者 代廷伟 /

wub1512103.jpg 

郑渊洁讲解写作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122,我国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回到自己曾经就读过的母校——遂平县一中,看望恩师,表达谢意,并为母校的3000多名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时隔数十年,谁也不会想到声名赫赫的郑渊洁和遂平有过一段美好的渊源——1968年,郑渊洁在遂平县一中学习。当天在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大礼堂内坐满了老师和学生,郑渊洁没有演讲稿,满腹的学问化成了妙语连珠,博得了母校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中华文明连绵数千年,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是因为汉字的使用,汉语言有着生生不息的生机和魅力,因此学生时代一定要好好学习汉语,写出好文章。写好文章的一个关键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开动脑筋,打开思路。”郑渊洁与母校的师生们分享着他写作的心得并用具体的事例讲述自己的创作灵感。

郑渊洁说,有一次,他家的保姆买来三条鱼放在盆子里,准备做菜吃。他盯着鱼看,突发奇想地说,其中一条鱼是“龙王的女儿”,便强烈要求将鱼放生,而且还放心不下,并到放生现场去“检查”,要亲自放生。后来他写了一部童话,叫《鲁西西和小龙女》。

“作为正在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要多喝牛奶,多吃香蕉。”郑渊洁十分关心学弟学妹们的成长,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弟学妹们讲解了一系列生活中的小常识。

“学校变得太漂亮了,比我在这里上学时强了近百倍!”在参观校园时,郑渊洁说,“我虽然在遂平县一中只上了一年学,但这里却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于庆堂对我的教导影响了我的一生。”

郑渊洁121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郑洪升在解放军某高级步兵学校任哲学教员。当年,郑渊洁随父母来到遂平县五七干校,在遂平县生活和学习。15岁时,他从遂平县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此他的脚步遍布祖国大地。122,回遂平故地重游是郑渊洁离开遂平县45年后,第一次返回故地。他说,当时在遂平县红旗中学(遂平一中)就读,因为太调皮,经常捣乱,老师没少操心,但老师给了他学习的信心,让他终身难忘。郑渊洁说,那位老师就是他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于庆堂,是一位身材清瘦,非常严厉的老师。

得知老师已经去世,郑渊洁有些悔意:“我的调皮给于老师带来了很多麻烦,我得跟他说声对不起。我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就是于庆堂,他对我很关心。我有很多奇思妙想,经常在课堂上脱口而出,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但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对我进行正确的引导。” 当天,于庆堂的儿子于惠泉带着父亲的厚意来见郑渊洁,他说,父亲在临终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晚来的学生郑渊洁》。这篇文章装订成册,里面有于庆堂的老照片,从这篇上千字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老师对郑渊洁的怜爱,还有不少郑渊洁当时说过的调皮话。

谢谢老师,这个册子我一定珍藏好。”郑渊洁激动地说。

参观校园后,郑渊洁为母校题写一句话:我曾在遂平一中(红旗中学)学习,它对我的成长有影响。他还为遂平县即将动工兴建的一座彩虹桥题写了桥名“圆梦桥”,祝愿遂平人民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相关链接:郑渊洁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服过兵役、当过工人。1977年开始写作,1978年开始写童话,代表作品有《童话大王》、《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等。他在2008年曾获联合国国际版权创意金奖,同年被授予“中华慈善楷模”荣誉称号,2012年荣登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2015年,他的经典童话《皮皮鲁送你100条命》被改编为舞台剧。)

wub1512101.jpg 

郑渊洁为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于庆堂的孙女题字。

wub1512102.jpg 

郑渊洁的讲座博得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