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庸兴
志愿服务,关键在“志愿”二字,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成为一名志愿者,小到捡起地上的一个烟头,站在十字街头劝导交通,大到做慈善,到边远地区当义务支教等等。虽然志愿服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传递出的却都是社会的一种正能量。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城市精神文明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感人的志愿服务典型、成效显著的志愿服务活动,足以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
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个标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对文明的展示。在志愿者带领下,人们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向文明看齐,学文明、讲文明。只有培养出肥沃的文明土壤,营造出浓厚的文明氛围,不断壮大文明队伍,才能让文明创建这项长期性的工作更具生命力,产生更好的实际效果。为此,需要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展现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和高尚情操,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使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志愿服务就像文明的种子,他们在贡献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同时,播洒了爱心,传递了文明,引领了风尚。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一颗爱心,拥有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感,乐于去当一名志愿者并付诸行动,那么,我们的社会必定朝着文明、友善、活力又迈出了一大步,更何况,志愿者本身就是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