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坡遗址位于西平县城东北17公里、人和乡上坡村西
1998年12月至1999年5月,为配合京珠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驻马店地区文物工作队、西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67平方米,其余遗址面积保存完好。清理龙山文化及二里头文化的房基4座、灰坑73个、墓葬8座、灰沟1条及1段壕沟。还清理出商代灰坑2个、汉代灰坑9个和井1座。出土一大批陶、石器及骨器。通过发掘,证明此处是新石器文化遗址,并包含战国、汉代等文化堆积。遗址文化层厚
上坡遗址是继杨庄遗址之后,在驻马店地区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古代村落遗址,为探讨该地区古文化遗址的分布,以及开展文化谱系和类型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上坡遗址早期遗存的时代大体相当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出土器物的主要特征与嵩山地区的新砦文化及郾城郝家台遗址第五期有诸多相似之处,有些特征则接近二里头文化一期。
上坡遗址的中期遗存大体包括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属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此期遗存中的出土器物多可在二里头遗址一、二期中找到相同或近似的器形。而早期遗存常见的圆唇、微卷沿的罐、瓮、盆,圆唇、侈口的豆盘,以及横蓝纹等地方性特征仍较流行。故可认为,上坡遗址的早、中期遗存,应是紧密相连的三个发展阶段。
上坡遗址出土的大型排房基址和郝家台所见排房有诸多相同之处,均为草拌泥的板筑墙,也都发现墙基、门道、屋内地面、柱洞和灶等。这样的龙山文化建筑基址在驻马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与干栏式建筑为主的杨庄等遗址有所不同。杨庄遗址早期受南方文化的影响较深,而上坡遗址的早期不见这种情形。该遗址的发掘,不仅为研究豫南地区古人类的居住方式以及建筑技术等提供了重要证据,也使我们看到了周边地区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影响、传播的范围和途径。2000年,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徐佳瑞 辑自市政协文史委《天中记忆·文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