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高万宝
漆黑的脸堂,憨厚的表情,总是那么让人放心;讷言寡语,看出其做事的扎实。攀谈起他的公司成长足迹,却又展示他做人做事的博大智慧。这就是正阳县尉兵实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县人大代表——李卫兵给人的印象。
1987年,年仅16岁的李卫兵从正阳一高毕业,高考落榜。因家里弟兄多,家庭贫寒,他放弃了复读的机会,有点儿难以割舍地走出心爱的校门。李卫兵迷茫过,踌躇过。他最终选择了当一名厨师,三尺锅台,何时才能出人头地,让全家脱贫走上富裕的道路呢?干一段厨师后,他走进了正阳县一家商场,当起了副食品采购业务员。当上业务员后,他如鱼得水。当时的副科级干部每月只能领到200多元的工资,但李卫兵光每月的业务奖励资金就达到1700元。
李卫兵心中一直有个老板梦,设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上老板。精通了一些业务后,李卫兵决定重打锣鼓另开张。2000年,他买了台时风农用运输车,经销起了天冠啤酒。2007年,李卫兵经营的燕京品牌啤酒成为了2008年奥运会的赞助商,这一年他厚厚实实地丰收了一把。2008年,燕京啤酒再次加大宣传力度,他每天的纯收入达到万元。就是这一年,是他完成资本积累的关键一年。
正当李卫兵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正阳县成立了信用协会,他成为了第一批会员。在正阳商界精英里,他学习到了很多经营知识、管理经验。他在当地银行贷款也更加便捷,这为他做大事业提供了天赐良机。
李卫兵的第一项大动作,就是尉兵实业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尉兵实业)的办公场地兴建。如今的正阳县产业聚集区内,占地10多亩的尉兵实业办公场地巍然屹立。尉兵实业成立后,他就招兵买马,培训员工。如今他的员工60多人,车辆30多辆。他经营的副食品牌也从3个变成了20多个品种。
回报员工,回报亲朋,回报社会,永远在路上。李卫兵富了,他没有忘记与他一道成长的员工。他为贡献突出的员工奖励20多万元的轿车。他鼓励所有员工购买汽车,愿意购车者他一次性借款2万元;愿意购第二套房者,他一次性借款5万元。员工家里有红白事,他都要上门入户,表示自己与员工同心同情。
李卫兵的目标是5年内让所有员工都有自己的一部车,有两套房。谈起这一举措,他这样说:“通过激励措施,改善员工生活条件,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让员工有干劲了,公司效益也就上去了。”
李卫兵还有一个更大的决策,就是让所有员工入股自己的公司,他只占公司股份的50%,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就是自己的企业。
他富了没有忘记贫困的乡亲。李马是与他一个村庄的人,论起来还是他的伯父辈儿,原来却游手好闲。李马有个智障妻子,2002年生下一个男孩,可是李马并不在家。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婴儿就出生在了泥土地上,当时生命危在旦夕。李卫兵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赶到李马的家里,把孩子抱到他家里抚养。整个夜晚,李卫兵夫妻二人一直没有合眼,为孩子取暖、喂牛奶,孩子才保住性命。李卫兵夫妇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照顾,把李马的孩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当李卫兵把孩子送给李马时,李马说我是没能力养活这个可怜的孩子,他请李卫兵把自己的孩子收养了,李卫兵开始有点犹豫。后来街坊邻居、村干部都前来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收养这个苦命的孩子。李卫兵就收养了这个孩子,给他取名叫李天赐,后经村干部热情上报,又获得了民政部门领养批准。如今13岁的李天赐在县城上学,成了学校的尖子生。李卫兵用李天赐的名字在县城买了住房。
李卫兵还经常慰问本村的困难群众,在农忙时节帮助60多户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而每年春节都要拿出万元资金慰问乡邻。
回报社会也是李卫兵最钟爱的工作之一。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他投资60多万为付寨乡、新阮店乡、吕河乡街道及学校免费安装了路灯,还先后资助了吕河乡、寒冻镇、慎水乡、永兴乡等10多名寒门学子得以在高校就读,累计捐款早已超过了10万元。
李卫兵还积极为商户解决资金问题。该县所有经销他副食品的商户急需资金的商户,商户夫妻双方可同时到尉兵实业暂借1万元至5万元,享受无偿使用6个月的待遇。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一分爱心,一个善举,都体现出李卫兵扶贫济困、热心公益的拳拳真情。漫漫爱心路,任重而道远。扶贫帮困、回报社会,李卫兵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