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先行 示范带动
西平县小社区做活服务大文章
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陈宏印)作为全省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示范县,今年以来,西平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着力加强以民为本、为民解忧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催生了一大批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先进典型,为全县基层单位树立了样板。
重渠乡李庄村作为农村四项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的示范村,在便民服务工作中,以便民服务站为基础,从小事着手,重点解决群众在日常事务和生产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难题。
为方便群众手续申请办理,该村在便民服务站购置了打印、复印办公设备,群众不用出村就可便捷办理一些涉农手续。
该村村民孟秀山乐呵呵地告诉笔者:“以前复印一些证件得跑到城里,现在村里有了复印机,不用出村就可复印,还不收钱。村里有些村民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的,有啥事村里还能代办,真方便!”
李庄村是特色农业产业村,全村有农户100多户种植黄金梨树,种植面积1600余亩。顺应群众意愿和需求,李庄村便民服务站及时从乡农业中心请来农技人员指导果农管理梨树。
经常到李庄村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的重渠乡农业技术员陈汉群说:“在果树管理的每个关键环节,俺都会过来给果农解疑释惑,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有个别果农还不明白的,打个电话,俺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他们。现在,群众待俺可亲了!”
作为城市社区,柏城街道办事处三里湾社区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以便民服务站为依托,强化服务意识,并以娱乐中心、“四点半课堂”、便民工具屋、文化广场四大载体建设,全力打造一流的精品服务名片。
为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乐,该社区拿出专项资金建设老年娱乐中心,购置了麻将桌、象棋桌、健身器材和书画案台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娱乐设施,为他们提供休闲服务,成为社区老年人日间娱乐的好去处。
针对秋季以来学校放学时间提前孩子无人照管的情况,该社区还专门开办了“四点半课堂”,招募了爱心志愿者教师,于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30到6:30的时间,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进行看护和辅导学习,解除了孩子放学后家中无人看护的盲区。
社区服务无小事。针对社区周边居民家中的小事、琐事,该社区设立了便民工具屋,购置了折叠梯、管钳、电锤、气筒、电源等日常工具,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登记,谁需要谁借用。同时,该社区还针对空巢老人、鳏寡孤独的困难家庭成立了志愿者维修服务队,对于自己处理不了的小故障、小难事,居民只需一个电话,便有专门的维修人员上门服务。
柏城街道办事处三里湾社区居民任芳告诉笔者:“俺今年81岁了,孩子也没有在家,家里有啥急用的东西坏了干着急。现在好了,不管家里有啥难事,给居委会打个电话,马上就有人过来帮俺解决。”
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化品味,该社区还以区内绿地游园为基础,重点修建了花园式的文化广场,并设立宣传栏宣传时政、科普、健康、道德、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如今,每到清晨或者傍晚,群众在文化广场散步、休闲、健身、娱乐,成为社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抓小事,办实事。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工作中,这些先进的基层党组织以为民服务为落脚点,用心连心的服务贴近群众,着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西平县各级单位在为民、务实工作中树起了标杆。
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在接受采访时说:“西平县在创建全省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示范县过程中,把健全完善便民服务机制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义和重点,组织全县100个设施基础较好、党组织战斗力强、党建工作突出的村(社区),作为首批示范村(社区),着力实施“百村(社区)示范工程”,他们立足基层实际,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在工作实践中创造了一大批服务群众的好经验、好典型,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为全县基层党组织作出了示范和表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