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
齐汝平搭上《中国制造2025》顺风车
记者 刘 阳 通讯员 李亚超
日前,笔者从《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中获悉,驻马店市圣力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充电电池智能分拣装备及其大数据应用系统被列为我省重点发展产品。
在位于平舆县产业集聚区的驻马店市圣力源科技有限公司,笔者见到了该企业负责人齐汝平。齐汝平介绍,该企业所从事充电电池智能分拣装备及其大数据应用,具有成熟的分拣机器人设计与制造能力,具备电池化成与分容工序无人化生产机器人技术基础,可以进一步开发数字化生产系统,实现在线质量监控及互联网数据共享等。目前,该项目已开始小批量样机制造与生产,正在实施产业化。
从“蓄电池”到“应急照明设施”的上下游延伸
齐汝平是平舆县杨埠镇人,197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先后获上海交通大学液压传动与自动控制硕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
2012年之前,该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是应急灯用高温电池以及应急照明设施生产。齐汝平介绍,2012年仅欧洲应急灯用高温电池市场就约2.2亿美元,配套逆变器市场约2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约10亿美元。他的公司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2年3月,齐汝平回到家乡,投资1.2亿元成立了驻马店市圣力源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至2014年间先后成功研发申请专利6项,分别是“一种遥控型照明用应急电源”、“一种荧光灯镇流逆变器”、“荧光灯镇流逆变器外观”、“一种LED面板灯应急电源装置”、“LED灯镇流逆变器外观”、“一种经济型应急用LED灯”。
目前,该公司3栋3层生产厂房、1栋研发与办公大楼、2栋员工宿舍(含培训教室、食堂等),6条(日产各种型号电池30万只)新增镍氢充电电池生产线,2条电池组装生产线与2条应急灯逆变电源生产线(年产各种型号逆变电源50万套)以及1个储能技术研究中心和1条照明设施生产线正在加紧施工中。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型跨越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齐汝平把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定位在“智能制造”上。
“目前,国内电池行业的发展重点为锂离子电池以及电动车电池,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国内可以达到欧美应急灯专用高温电池生产标准的企业仅3至5家,且规模相对较小。我们企业属于细分市场领域,竞争压力相对较小。”齐汝平表示。他认为,高温电池生产虽然是细分市场领域,但市场潜力仍然相当可观。但由于该行业生产技术更新缓慢,因此生产效率可提升空间十分巨大。
齐汝平介绍,目前,国内高温电池生产的分拣环节全是由人工操作,存在着耗时长、精确度低等弊端。而该公司正在研发的充电电池智能分拣装备及其大数据应用系统,则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据预测,该系统投入运用后,运营成本、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以及不良品率将降低30%左右。目前,该系统的研发已经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
“在这项智能分拣系统投入运行之后,我公司今后的主营业务将实现‘双轨并行’,一方面电池生产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将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着力改进智能分拣系统,使之达到量产化标准,进而提高整个高温电池生产行业的智能化生产水平。”齐汝平说。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