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10月2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法监管根除事故隐患

发布时间:2015-10-20 08:31:12  

胡殿文

       今年1月初,佛山、上海、哈尔滨,3天,3座伤城。爆炸、踩踏、大火,3起事故,59条生命。城,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复杂。隐患,越来越让人忧心。

    人们不禁要问,我的城市,怎么给我安全感?

    警钟在嘶鸣,教训在耳畔,言犹在耳。812,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至911,爆炸中共发现遇难者人数升至165人,仍有8人失联。悲剧仍在继续。1010中午,安徽芜湖镜湖区杨家巷一私人小餐馆发生液化气罐爆炸,瞬间引发大火,截至目前已造成17人死亡。同一天的430分,长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郑州兴隆织带厂厂区突发大火。消防部门施救5个小时后方才将大火扑灭,但该厂大片仓库、车间被焚毁,幸无人员伤亡。据悉,此前一天,惠济区长兴路街道办事处安监办工作人员还按照一周两查的方案现场督察,要求郑州兴隆织带厂方面整改,说该片区域无消防栓,安全隐患很大,早已纳入拆迁范围,且正在实施拆迁。事故频发,正一次次验证“隐患就是事故”这条真理。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及近期一些地方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再次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面临严峻形势。为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各地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并派出督察组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察,剑指各个领域的安全隐患。

    隐患是事故的前奏。要遏制事故,关键在消灭隐患,而消灭隐患需要多方动手,最重要的是加强监管。隐患的危险,我们日常说的并不少,但是在很多人内心深处,仍然不把隐患当回事,以为只要“隐”着,就不足为“患”。还有人只把隐患当作“万一”的“可能性”,犯不着为小概率费大力气。可痛定思痛,哪一次安全事故不是自隐藏着的漏洞而来?哪一次生命的代价、财产的损失不是由背后的麻痹大意、视若无睹累积而成?哪一次的“突发”和“意外”不是放过隐患、玩忽职守后的“不意外”发生?

    教训告诉我们,灾难从来不是“纸老虎”、“稻草人”,必须时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宁可牺牲一些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也要落实严格的尺度和苛刻的标准。“事故是安全工作最无情的验收员”,排查隐患不是例行公事,接受检查也不是走走过场,而是要消灭隐患于萌芽状态,乃至根除隐患产生的土壤。

    应该说,对于公共安全,我们不缺法规和制度,缺的是严与实的精神、责任担当,缺的是严肃认真、无私无畏、敢抓敢管。制度不是稻草人,不是不出事故就不起作用。要视隐患如事故,强化监管措施,对隐患做到零容忍。对于隐患责任人,虽然不能“不教而诛”,但更不能只“教”不“诛”。失职追责,不能等到出了事故才追责,发现隐患,也要认真、严肃、强硬地兑现责任追究。

隐患责任必“诛”,追究责任必严,就是要剑悬头顶,让所有应担责之人对安全工作如履薄冰,对细小隐患如临大敌,发现安全问题立即整改,不彻底解决不罢休。身负监督职责的部门和个人,有这样一种负责任的精神、担责任的状态,我们才能有效防止悲剧重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