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10月14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车靠减配不会赢得市场

发布时间:2015-10-14 08:47:31  

何立军

近日上市的广本新锋范,因后排座椅不能放倒等减配行为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在车市异常惨淡的当下,还在用减配的方法应对市场,应该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就算中国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和容易生存,但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还是有着很大不同——追新求全是购车的“中心思想”。这一点从车企的销量可见一斑:一般来说,车企在“产品年”的销量要好过其他年份,如去年是宝马的“产品年”,今年是奔驰的“产品年”,各自的销量都有出色表现。

相比日系车,德系车这些年如日中天。究其原因,新技术的广泛引进和采用功不可没,而齐全、人性化的配置同样居功至伟。在大多数日系车入门版车型中,只有驾驶员一侧的车窗是一键式升降,而且驾驶员一侧的遮阳板也没有化妆镜,同时还没有自动落锁功能。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德系车,经常是4个车门均为一键式升降车窗,自动落锁功能也几乎是标配。对于上述差异,可以说日系车是为降低售价采用了成本控制,但竞争对手的“全副武装”让日系车的受欢迎程度大打折扣。

适应市场才能占领市场,对新锋范来说,潜在消费者对配置方面的疑问和关注,恰恰证明消费者有这方面的诉求或是对比心态。有消费才有市场,赶走消费者远比争取消费者容易得多。

根据不同消费诉求推出不同配置的车型,是适应市场的方法之一,跨国车企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推出不同配置车型的前提是车辆要具有基本功能和安全配置。然而,中国消费者对基本功能的要求很高,当年的高尔就因为简单成了一款工具车而失败,而新锋范的低配版多少有些“前辈”的影子。

当下,车企想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较以前更容易实现——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车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选择配置可以在手机端完成。难点在于车企如何满足消费者诉求,这方面不但要涉及生产环节,而且还有公告、认证等环节,初期还要面临成本上升的因素。面对消费方向,车企只能去适应才能更多地占领市场。相对于调查、沟通、了解、定制,减配方便快捷。但在长时间和产品接触后,消费者就会对其有明确的判断,到时一款缩水产品恐怕就难逃被抛弃的命运——换购流失是最好的注解。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