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9月25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树种竹柳落地我市 助农民走上生态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5-09-25 08:05:23  

    新华社922 (记者 欢)“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本是形容无意中做的事情却带来了好的收获,却从侧面反映出柳树拥有极强的生命力。眼下,新树种竹柳在驻马店驿城区、上蔡县、汝南县等县区落地,不仅使当地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公司+农户”的产销模式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甜头。

    张宝龙是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镇老君庙村村民,以前家里的滩涂地全种成了粮食,今年他将自家100多亩地改种了竹柳,目前每亩就获利4000元左右。

    “竹柳插上以后很容易管理,俺一般都找几个同村的人帮帮忙,薅薅草,浇浇水就没啥事儿了。这个树抗病能力也很强,俺今年卖1亩地的苗,大概能收入三四千元钱。”张宝龙介绍,种竹柳的好处不仅在便于管理,而且“公司+农户”的产销模式还帮村民们解决了竹柳的销路。

    汝南县老君庙镇房坡村村党支部书记房文明告诉记者,群众种植竹柳的积极性很高,自从2013年县里将河南元兴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竹柳引进该镇以来,到现在全村已有200多户村民种植了竹柳,主要以育苗为主,村民收入增加到4000元到10000元不等。“竹柳的实用性很强,它成活率高,农民种植简单,现在农村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去了,在家留守妇女就能把树苗给种了。”

    汝南县的地质结构属第四系淮河堆积区,境内有1958年建成的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鸭湖水库,老君庙镇部分土地为宿鸭湖湿地,更易于竹柳生长。据当地干部介绍,两年来,该镇已发展苗林基地达5000亩。

    “现在我们计划沿公路主干道,一是驻新公路,再一个是环宿鸭湖湿地这几个村大力发展,因为湿地更适合种植竹柳。”汝南县老君庙镇副镇长李全红说,近年来由于全镇有5个村里种植了竹柳,镇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民也增加了收入。“下一步,我镇要进一步打造生态旅游,预计用四五年时间,竹柳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0亩或者是更多。”

    据介绍,竹柳种植是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绿色基金会联合大力推广和发展的一个项目,2013年经县有关部门考察,引进了该树种。汝南县林业局基础推广站站长张斌告诉记者,过去宿鸭湖污染严重,现在通过这两年种植竹柳和治理,水源得到了有效净化,养殖业也提高了效益。包括鱼、虾和螃蟹,宿鸭湖的水产品已经很有了名气,附近省、市的客户都到宿鸭湖来买鱼、蟹。

    作为全省最大的竹柳“公司+农户”的供销企业——河南元兴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永华表示,两年来公司在全省已完成“公司+农户”苗林生产基地5万亩,预计明年将达到10万亩。

    王永华还表示:“目前,全省多个市、县已经开始发展竹柳种植业,势头很好。豫西、豫北、豫南也已开始种植,下一步,我们将用5年至6年的时间,将竹柳发展到百万亩以上,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